2013年10月03日    中国经营报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法国最高档的燃香品牌MARIAGE FRERES,除了做各种限量版、定制版的燃香,还涉足茶叶领域。其在2011年推出的樱花绿茶限量纪念罐装包,一上市就销售一空。这款茶叶每年只在樱花开放时节推出,珍贵无比。事实上,中国和日本的茶文化绝不输法国,然而却难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品牌,更别说出限量和定制版了。

反观中国古代,清朝就有专为皇室提供丝织品的“江南织造”以及“故宫造办”,在技术上中国拥有精湛的传统手工工艺,比如刺绣、印染、织锦。但是很可惜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并未得到很好的传承。事实上,本土的奢侈品牌太讲究“货真价实”,而不是主打设计和品牌文化。而奢侈品定制偏偏就赢在这里,另外,中国奢侈品定制发展需要成熟的团队支撑,品牌营销、渠道销售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毕竟不是手工匠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商业化经营模式几乎是品牌能否叫响的关键。

定制是一种产业尺度,引领着整个商业市场和产业未来发展的节奏与方向。作为奢侈品中的奢侈品,定制代表的是产业链中的顶级水平,覆盖了人类能够驾驭的所有行业。因此建立起来的产业标准是所有行业顶礼膜拜的标杆。定制显示了严谨治商的态度,在欧洲,一家定制企业,它的设计师数量,级别以及每年发布的定制产品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

中国有着丰富的定制奢侈品的消费基因,定制已经向中国财富圈的少数派走来,调查显示,身家超过1000万的中国富豪就已经有了强烈的定制需求,而5000万以上的超级富豪生活中必定有着定制奢侈品的影子。不少本土奢侈品企业蠢蠢欲动,特别是服装和珠宝行业。在今天的中国,以量取胜、以价取胜仍然是不少产业的制胜法宝,但随着中国消费者财富水平的累积以及消费层次的提升,富含服务价值的高级定制成为中国高端消费者的深层诉求。

虽然是机遇,但是本土奢侈品定制崛起却有着漫长的路要走,在西方社会奢侈品定制几乎是一切奢侈品行业的鼻祖,奢侈品定制化的理念曾在贵族富豪阶层心里深深扎根,不论是法国和意大利的高级时装定制,还是瑞士的高级腕表定制,定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品牌甚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但在中国,由于先天缺失“定制文化时代”,消费者普遍停留在对Logo的初级追求和炫富阶段,所以这样的群体很难一下子接受定制服务,而真正需要定制服务或者看重定制服务的群体则几乎不可能选择本土的定制品牌,那么本土的定制品牌生存就越发地困难了。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发人深省。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知臣莫如君。”桓公:“易牙如何?”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桓公:“竖刁如何?”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桓公:“开方如何?”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桓公:“鲍叔牙如何?”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隰朋如何?”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