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热门指数:★★★
2012年热门指数:★★★☆
尽管这些创业公司的名字极少为消费者所熟知,但在创投市场上,它们却常常成为VC、PE们追逐的香饽饽———这就是网络广告营销公司。
2011年,无论是遭遇如过山车般的电子商务,还是泡沫逐渐散去的团购行业,网络广告营销公司似乎总是居间的“得利者”。电子商务和团购天然需要大量的广告推广费用投入,加上竞争的加剧使得广告价格急剧攀升,让2011年成为了让许多网络广告营销公司“盆满钵满”的一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电子商务本身的商业模式仍在不断地演进变化,而除了搜索引擎营销、论坛营销和社交网络营销这几大传统广告营销途径之外,更多新形式的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以及它们甚至自带广告营销的服务功能,仍会给渴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吸引更多广告主参与合作的网络广告营销公司带来不小的挑战和压力。
以由电子报发展而来,现已成为以21-34岁年轻男性为目标群体的本地生活信息聚合类网站Thrillist.com为例,这家创立于2005年的公司,目前在全美20个主要城市为300多万用户提供本地生活消费类信息聚合与推荐,每月访客数约为1200万。
Thrillist的联合创始人AdamRich表示,在Thrillist.com网站上,每个城市都由居住在当地5年以上的编辑负责,以便根据每个城市的特别关注和兴趣对内容进行优化。在广告方面,Thrillist.com优先瞄准全国性的品牌,以便根据它们的计划在多个城市发布广告及优惠活动信息。
除此之外,Thrillist.com还刚刚启动了会员购物俱乐部JackThreads。按照AdamRich的说法,这也是为了响应广告主们对Thrillist.com所瞄准的目标人群的具体消费习惯进行更深入了解的需求。
Thrillist.com的这一举措,反映出广告主们在投放广告时需求的变化。“整个行业运作的方式已发生了彻底的变化。”BlueKai CEO Omar Tawakol认为,“现在广告客户希望购买到的是和具体的人的链接,而不是网页。”
因此,BlueKai放弃了传统网络广告营销公司会优先选择的大客户市场,而转向更多的中小型网站和对这类网站上的用户信息感兴趣的广告主们。
在操作手法上,BlueKai试图让中小网站与广告主对接的并不直接是网站上的广告版位,它建立了一个名为“数据交易中心”的数据库,一面让中小网站提供流量、会员资料等等信息,另一面则销售给对这些信息感兴趣的广告主们。
BlueKai在其中所扮演的核心价值在于,尽管单看每一个中小网站所上传的信息都不具有太大的价值,但当达到一定规模之后,BlueKai按照自己的分类体系对这些数据进行重新分类,例如为不同的数据群标注上“想去夏威夷的人”、“想买福特汽车的人”等等,就能立刻让隐藏的商业价值得以显形。
当然,为了规避由此带来的用户隐私泄露问题,BlueKai想出的办法在于,让用户可以看到自己的资料是被谁在使用,如果用户对此有异议,大可将广告主支付给BlueKai和中小网站的钱“捐给慈善机构”。尽管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方式,基本上不会影响到BlueKai和中小网站原本的收入。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BlueKai这种“聚沙成塔”式的广告联盟模式,或许更适合草根创业者参考,也更容易形成规模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