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中国经济周刊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日前,与江淮汽车营销总经理王朝云刚一落座,他就抛出一个话题:如何打破定位理论的框框?自主品牌汽车进不了主流频道,价格摆在那里,不能往高里去;不占有主流频道,又不会让买车人知道自主品牌的魅力。

时下流行定位理论,不会帮助你清晰倾听到客户的心声。定位理论说俗一点是给你一个媚俗流程,说雅一点是给你提供一个去把握现实的框框。大多数情况下,商家借此所倾听到的不是客户的心声,而是他自己的某个经验或者框框发出的怪叫,扰乱了心神,又被强加在客户身上罢了。

如果把王朝云的问题提给乔布斯,他或许会这样回答:让顾客“占便宜”,而不要“卖便宜”!顾客并非要“买便宜”,而是想“占便宜”!你能提供绝佳品质和醉人体验,让他觉得物超所值,像捡了个大便宜,再贵他也趋之若鹜。

定位理论外求,乔布斯内求。乔布斯认为,人生时间有限,不能将生命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顶礼那些成功的条条框框,就是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了你内心的真实声音。最重要的事是,鼓起勇气深入一下,再深入一下,去倾听你的直觉和内心的想法,去找到你内在的出发点,去搞明白自己究竟想要成为什么样子,那么,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在这样一次次探索内心的过程中,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出发点:创造妙有,改变世界。他坚持:永远不该怀着赚钱的目的去创办一家公司。你的目标应该是做出让你自己深信不疑的产品,创办一家生命力很强的公司。他在乎钱,最后也没有把他的财富捐给社会,而是留给了他的家人。但是他的出发点却不是钱。比尔·盖茨把自己的财富都捐了出去,但依然得到乔布斯的不屑。他认为,盖茨的出发点有问题,那不是创造“妙有”,而是形成一个贪得无厌的商业模式。

当然,乔布斯并不是孤芳自赏。他一直钟爱“现实扭曲力场域”,在学生时代就对扭曲力场背后的哲学心理学做了有益探索。他早期就明确了“苹果营销哲学”三个点:第一点是共鸣(empathy),创造妙有与顾客形成共鸣和共振;第二点是专注(focus),为了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要1000次拒绝其它的好主意;第三点是植入(impute),以创新的、专业的方式呈现产品,把“妙有”植入客户心里。这个出发点,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东西。

他从来不去做客户调研。客户也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如果客户已经知道他要什么了,那就不值得去追逐了。可是一旦他们看到让他们真正心仪的“妙有”,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他要的就是那个可以钩住客户魂魄的“妙有”!靠什么去把那个妙有创造出来?要反求诸己。唯有这样的直心,才能对1000个好主意说“不”!创新,就是对1000个好主意说不。

乔布斯一直十分关注营销策略、产品形象乃至包装的细节。每一次发布会,都是他精心准备编导的好莱坞大片,每1%秒的细节呈现都经过精心勾画和推敲。一个发布会,一个陈设,一个包装盒,一条广告,一个产品外形,都是可以把“妙有”植入客户内心的通道,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

乔布斯威力无穷的摄魂大法,概括起来也就三个点:共振、专注和植入。正向的“妙有”是一切的前提。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苹果公司(Apple Inc )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韦恩(Ron Wayne)等人于1976年4月1日创立,并命名为美国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 2007年1月9日更名为苹果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
阅读更多【苹果】公司相关文章
随机读管理故事:《 四块糖的领导力》
    日前,偶然看到了一个《四块糖》的故事。故事说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长时,又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   
  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
  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王友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王友:“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王友立即感动地流着泪说自己不该砸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认识自己错误,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

启示:
  我们过去都说“管理出效益”。这两年,它被另一个更时髦的词,那就是“领导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