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中国营销传播网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报载,山西省吉县的县委书记、县长为了宣传当地的苹果,专门在火车站等地叫声苹果,此举引起人们的热议,有的人叫好,有的人则认为此举有作秀之嫌。邵珠富认为,单纯从营销的角度来讲,此举实在是值得称道和赞美。现逐一分析之:

1、县长卖苹果是“故事”而不是“事故”

纵观古今中外,凡品牌都是有故事的,比方说可口“神秘配方”的故事、ZIPO“打火机救人”的故事、王老吉“捐款一个亿”的故事、海尔张瑞敏“怒砸冰箱”的故事等等。很难说,“县长卖苹果”不会成为当地的又一个品牌故事。将策划行为处理成一期“事故”(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不是高明的策划,而将策划行为策划成一个有意义或者有意思的“故事”,则是高明的策划了。“县长卖苹果”一旦流传开来,必将对吉县的苹果会产生很大的品牌影响力,这是一场高明的策划。

2、消费者“满意”不如消费者“记忆”

注意力经济时代、生产资料过剩时代,能够让消费者满意的商家和产品比比皆是,但能让消费者记忆的产品凤毛麟角,所以仅满足于让消费者“满意”是远不够的,还要学会让消费者“记忆”才行。县长大人亲自在公开场合叫卖苹果了,此举随着报纸电视网络的传播,一定会非常有利于加强消费者的印象,达到让消费者记忆的目的。毕竟“县长”不同于“果农”和“水果贩子”,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注意,乃至记忆。

3、有时候,“作秀”是一种美德

“县长卖苹果”,说到底就是一场作秀,周六上午邵珠富作为嘉宾和授课 参加了一场小记者与市中交警互动的活动,现场聘请济南“最帅的交警”张斌和女子交警中队的美女交警黄蕾作交通安全辅导员,邵珠富就和其副大队长杜献忠提到,由于有了帅哥交警和美女交警的参与,我们的交通安全宣传就不再是“冷冰冰”而是“热乎乎”了,就有了更多温情,此语得到杜大队的高度认同。同样,“县长卖苹果”虽也是作秀,但由于其核心目的与此一样也是为了公益或者公利,所以这种作秀也是可爱的,是有意义的,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4、“有意义”不如“有意思”

在信息泛滥、消费者对信息免疫的时代,一次有意义的公关策划胜过大把大把的银子做广告,而一个“有意思”的事件影响力远远超过一件“有意义”的事,这话听起来别扭但却是时代发展的一个事实,类似的像“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再到“芙蓉姐姐”“凤姐”等现象的火爆等。所以邵珠富曾发表过一篇《打倒广告》的文章,意在告诉商家和企业主“广告已过时、公关正当时”的道理。2010年底,邵珠富曾协助一家海参店策划了一场“激情教授携手美女老板卖身(参)”的活动,包括最近策划的“千人体验玉石美容”的活动、“勇哥卖酒”的活动、“月行一善”的活动等等,效果均超过了单纯的广告宣传。在市场饱和的状态下、在信息泛滥的情形下,有时候“形式主义”不仅必要且更重要,“县长卖苹果”为当地节省的是银子、达到的是最大限度传播的效果。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 四块糖的领导力》
    日前,偶然看到了一个《四块糖》的故事。故事说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长时,又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   
  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
  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王友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王友:“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王友立即感动地流着泪说自己不该砸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认识自己错误,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

启示:
  我们过去都说“管理出效益”。这两年,它被另一个更时髦的词,那就是“领导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