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柳瑞军 中国总裁培训网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工作的根本动力来源于自我激励。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以激发员工内在的自我激励的力量,才是有效的激励之道。

    传统的激励手段都倾向于对员工个体的心态改造。在员工学习 中,管理者或学习 者经常为员工灌输的一个理念是,心态决定行为,行为扩大成果。从理论上看,如果可以通过好的管理而改变员工的心态、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确有助于增加员工工作的动力,进而提高工作 绩效 。但是,从管理者激励下属的角度,这种外在施加的影响对员工是否可以起到内在的改变作用,完全取决于员工本人的接受程度和内心的改变力量。

    员工的心理状态和素质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综合,受到社会、家庭、个人成长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 企业管理 者对员工个性的改变是很有限甚至是无能为力的,所耗费的时间和管理成本也是相当大的。激励下属并不是像某些成功学学习 那样,靠一时的现场气氛去煽动员工的狂热冲动和激情,这种热情是难以持久的。当回到单位之中,面对索然无味的工作和被工作环境压抑的内心,他们仍然会无所适从,激情也会慢慢消退。

    从员工本身发展的角度看,员工内在的发展欲望是先天就有的,大部分员工并不是不想在工作中有所成就,也不是不想通过本职工作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而是这些内在的发展欲望被糟糕的工作环境压抑住了。很多企业费尽心思用各种激励方式去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仍然不见明显成效,员工的工作状态仍然难以改观,根源并不是这些激励手段没有激励作用,而是忽视了去消除工作环境中存在的那些负面激励因素。在企业里常见的阻碍员工实现自我激励的负面激励因素有:

    1.员工希望自己积极主动,但工作常常逼着他们消极而被动。

    2.员工想享受他们的工作,但他们的职业常常是单调无聊的。

    3.员工想在工作上有所选择,但他们的工作流程常常规定的过于严格。

    4.员工想在团队里团结协作,但他们常常被计划 到缺少交流、恶性竞争的工作中。

    5.员工想获得新的能力,但他们常常被固定在没有出路的职业里。

    6.员工想实现更为远大的目标,但如果把目标定的太高而没有达到,又会受到惩罚。

    7.员工想得到更多的认可,但很多人只会受到批评。

    8.员工想在质量中倾注更多的热情,但他们发现管理层把把效率看得比质量更重等。

    在大多数组织中都不同程度存在以上负激励因素,正是这些负面激励因素逐渐消弱了员工自我激励的力量。管理者的激励工作,应多关注和改善工作环境,努力消除那些阻碍员工实现自我激励的负面因素,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氛围,提供更有利于员工发展的平台,让员工实现自我激励,才是管理者激励下属的真谛。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假设可以废除监狱。》
 美国学者拿破仑·希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问一群学生:“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觉得可以在三十年内废除监狱?”

  确信拿破仑·希尔不是在开玩笑以后,马上有人站起来大声反驳:“这怎么可以,无论如何,监狱都是必须的。”

  其他人也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有些人天生坏,改不好的。”“监狱可能还不够用的呢!”还有人说有了监狱,警察和狱卒才有工作,否则这么多人就要失业了。

  拿破仑·希尔接着说:“你们说了各种不能废除监狱的理由。现在,我们来试着相信可以废除监狱,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大家开始思索。过了一会儿,才有人犹豫地说:“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动中心应该可以减少犯罪事件。”不久,其他在10分钟以前坚持反对意见的人,也都开始热心地参与了,纷纷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措施。“先消除贫困,因为低收入阶层的犯罪率比较高。”“采取预防犯罪的措施,辨认、疏导有犯罪倾向的人。”“借手术办法来医治某些罪犯。”……最后,共提出了78种构想。

  启示:当你认为某件事不可能做得到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为你找出种种做不到的理由。但是,一旦你相信某一件事确实是可以做到的,你的大脑就会帮你找出能做到的各种方法。我们认为很难的事情,到底有几件真正是不可能做到的呢?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