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人力资源总监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真正有效的 薪酬 体系是跟员工讨论出来的,而不是所谓专家背后做出来的。

  月末或月初,每个员工都会收到一份工资单,上面打印着只有本人才知道的工资数字,对这个数字进行保密,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内部第一重要的纪律。中国人民大学 人力资源 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昕,近日在“2006中国杰出 人力资源管理 者年会”上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薪酬的沟通和解释工作,恰恰是企业薪酬工作的重头戏。每个月发工资对不对都不知道,工作还有什么干头? 薪酬管理 对企业还有什么贡献?”

  刘昕说,薪酬本身就是向员工传递信息的,让员工知道企业想强化什么样的行为和什么样的价值观。很多国际知名企业都有专门面向员工的薪酬手册。

  “领导千万不要害怕跟员工讨论薪酬问题,讨论得越充分,员工就理解得越透彻,最后执行得越好。真正有效的薪酬体系是跟员工讨论出来的,而不是所谓专家背后做出来的,必须让员工知道,当领导的想干什么。”

  一直致力于企业和组织薪酬研究的刘昕发现,很多企业把薪酬错误地理解为收入分配。刘昕认为,薪酬不仅仅是发钱的问题,薪酬的规律和结果,直接影响员工未来的行为。

  对员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薪酬制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刘昕接触过一个强调创新文化的企业,结果却发现,企业的薪酬体系和 绩效 考核竟然这样结合—犯一次错误扣一次钱。“创新不可能没有失败,如果每一次创新和失败带来的都是工资、奖金被扣,员工为什么要创新?”

  “领导讲一万遍,都不如员工把薪酬制度读一遍。”刘昕说,员工一看薪酬制度就知道领导想干什么。他曾经研究过很多大型企业的薪酬体系,发现薪酬体系分很多类,具体一分析,别看列了好几十条,其实羞羞答答就是跟两个问题挂钩,行政级别和工龄。“员工一看无非强调行政级别和工龄,当官第一位,第二就是熬,这就是 企业文化 ,说什么创新都无效。”

他说,很多人离开企业并不是因为工资低,到另外一个企业也并不是因为工资高,一个员工在一个组织当中的感受,美国人说60%来自上级,20%来自同事,20%来自企业的规章制度。

  可惜的是,中国很多企业没有重视到这一点,往往把很多不适合当领导的人提拔为领导,结果给员工造成很糟糕的工作感受,结果人才流失了,尤其是技术人才多的业务部门,哪个部门领导管理水平差,哪个部门人才流失的速度就快。

  刘昕说,很多时候,激励员工需要工作感受和工作氛围,不少企业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以为激励员工就是靠钱。

  “薪酬越简单越好,而不是越复杂越好。”刘昕反复强调。他举例说,有一个IT企业老板,跟他聊天说,原来给员工定的提成比例太高,琢磨了好长时间想出一个数学函数式,通过计算可以把提成降下去。“最后被愚弄的还是领导。员工可能只有高中毕业,但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以前卖一台电脑挣100块,现在挣10块,一比较就知道薪酬怎么回事了。” 【 人力资源总监 -cho.icxo.com】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鞭策》
[故事]拿破仑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分析]对待自觉性比较差的员工,一味的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让他感受到“萝卜”的重要,有时还离不开“大棒”的威胁。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他们进行威胁,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自觉性强的员工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