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中人网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绩效 面谈是绩效考核后期一个必要环节,但在一些企业被忽略,实际执行情况很不理想,这是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

    在 绩效管理 的各个阶段,上下级之间的“面对面沟通”始终处于中心位置,并贯穿整个绩效管理流程。在业绩考评期间,上下级至少每月要进行一次一对一的绩效面谈,结合年初制定的目标,评估每个目标实现情况,在整个考核循环当中不断地进行反馈与辅导。

    绩效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一个结果,一个分数——虽然这也很重要,但是对于一名员工来讲,还有比提高他的工作能力、帮助他全面成长更重要的吗?员工能力的整体提升,就是企业的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还有比提高他的竞争力更重要的吗?绩效面谈的是过去的业绩,面向的是明天做得更好,这难道不是更重要的吗?

    管理层抵制绩效面谈的最多的理由就是很忙,这可以理解,但不能被认同。管理者根本的职责是什么?难道不是组织 人力资源 为企业创造业绩、帮助下属成长吗?而绩效面谈做的就是这件事!事实上,管理者忙碌得焦头烂额的事情,往往是下属应该做而没做好的事情,原因还是管理者没有把下属培养起来。与其像没头的苍蝇那样忙碌那些具体琐碎、越俎代庖的事情,不如把精力放在培养下属上。绩效面谈就是培养下属的最好契机。

    管理者绝对不可以小瞧绩效面谈,以为不是谈话吗“有什么难的?谁不会呀?老实说,绩效面谈是一门管理技巧,要取得良好的绩效面谈质量,不是可以随便应付的。

    1、绩效面谈的基本规则

    ◆考核结束,考核人应及时向被考核人反馈和说明考核结果,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绩效面谈;

    ◆绩效面谈应做到及时、公正、客观,重点在于帮助员工改善绩效,提高团队总体绩效水平;

    ◆绩效面谈应有书面记录,被考核人与考核人须填写完善考核评分表,并在评分表上签字,交至人力资源部归档。

    2、绩效面谈的准备工作

    ◆上级选择一处不受干扰的地方,提前通知下属面谈的时间和地点,

    ◆进行绩效面谈之前,请下级对本月度绩效进行自我总结评估;

    ◆审阅《员工月度绩效考核表》,掌握员工月度绩效情况,填写上级考评意见,为员工准备一份此表的复印件;

    ◆从其它同事那里收集反馈意见,对该员工绩效情况进行分析,准备有关员工的优势和需改进方面的建议;

    ◆跟踪与反馈要从回顾年度个人工作和发展目标开始

    个人业绩和发展目标是反馈和指导的基础,也是绩效评估的标准。在一对一会谈之前和会谈开始阶段,主管和员工都要回顾年初制定的绩效目标及计划执行方案。

    3、绩效面谈的实施

    ◆问候员工,并让他/她放松,使用练习过的倾听技巧来鼓励员工参与对话

    ◆询问员工对绩效评估的反馈意见,不要搞成一言堂,要互动,这样更容易让员工接受;

◆肯定员工的成绩。对绩效目标及计划执行方案逐一对照分析,对员工的成绩,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可,指出员工的优点;

    ◆指出不足,找出计划偏差原因,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如计划执行出现偏差,主管要与员工展开双向探讨,开诚布公地探讨原因,制定下期的绩效改进计划。绩效改进计划中应包括详细的行动计划、完成日期、检查日期和责任人等。绩效改进计划可与下期绩效/工作计划结合同时制订。

    中国人中庸哲学的文化积淀深厚,大多数管理者不愿扮“黑脸”做反面评价。因此对于“头痛人物”,在绩效面谈中采取回避策略,幻想问题会自行消失。对员工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误导。

    ◆少在在评分和 薪酬 上着墨,做必要的说明即可,以免分散注意力,只需提到这些是另外进行的程序。但要求上级对评分要公正、自信,对员工薪酬问题必须放在心里。

    4、绩效面谈的结束

    ◆总结员工的总体绩效,指出本月绩效方面需要改进的建议,特别要注意方法的指导,善意地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得到不满意绩效评估的员工表示在任何时候与其讨论绩效,向其提供反馈意见和指导;

    ◆员工在考核表上填写个人反馈意见并签名,确认其已知悉评估结果并已与主管进行沟通;假如员工不同意评估结果,也请员工在评估表上签名,同时在评估表中注明自己的意见,人力资源部将对此类意见进行跟踪处理。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