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员工工作表现好,薪水高,但他们对企业不满意?
许多员工能力一般,给企业贡献不多,拿的薪水较高,但他们对企业不满,如富士康跳楼的员工。
企业和管理层对 绩效 管理 认识不足,觉得绩效管理只是做做样子,对员工简单考核,发发奖金,绩效面谈时又不顺畅。
绩效管理侧重于个体的管理,不是自上而下,与企业 战略管理 脱节,不是一个整体的管理。
绩效考核有太多主观因素和片面性,面子工程。
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指标太多,不科学,没侧重点,没更好发挥员工特点和积极性,更好地去支持业务。
绩效管理指企业通过绩效管理的手段,对企业流程各个环节的人员进行激励、考核和管理,使企业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关健环节)更好地去支持业务,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我们该如何做呢???周太平先生和伙伴们研究发现:
1、梳理 企业战略 ,确定方向。
2、以业务为导向的流程梳理。
3、明确各个岗位的价值、岗位能力(胜任力)分析,关健指标、权重和考核周期确定,必须突出重点、简单明了、方便实施。
4、物质和精神齐使用,注重个体差别,激励大部分人,惩罚少数表现差的人,考核到具体事项,鼓励创新。
5、营造良好的平等沟通环境,注重绩效面谈,让员工持续成长,以保证组织的人才培养和工作效率更高。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