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小王最近很苦恼,他是公司的 人力资源 部经理,正在公司推行 绩效 考核,却被 销售 部经理说“不干人事”,又被老板批评“办事不利”。小王看了很多 绩效管理 的书籍,也听了不少老师讲绩效管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结果怎么会是这样!

很多人同小王一样,对绩效是又爱又恨。看到GE通过末位淘汰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公司,麦当劳通过绩效发展让每个员工能笑口常开的工作,成为快餐行业的霸主,有谁能怀疑绩效的魔力。但是为什么当把末位淘汰、360度考核请进自家公司的时候,绩效成了魔咒,员工的积极性不但没有被调动起来,反而怨声载道?

究其原因不过有三。

其一,绩效管理的目的是什么?企业为什么要做绩效管理。你一定会说当然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到底要调动什么样员工的积极性呢?优秀的员工还是业绩不佳的员工?很多企业并不清楚这一点。而这点最为重要,因为“为什么”就是方向,方向就是原则,原则就是大问题,这个问题不清楚,一做就错。很多企业做绩效管理就是给员工排队,然后奖励前几名,淘汰后几名,结果中间的人认为这事情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坐在旁边看笑话。淘汰的员工认为不公平,被奖励的员工不幸成为“快马”、“良木”,殊不知“快马先死”、“良木先伐”,绩效的结果可想而知。其实绩效管理的真正目的是“激励尽可能多的员工”。只有激励了大多数人,让大多数人认为绩效和自己有关,团队的士气才能被激发,才能实现企业的目标。

其二,绩效指标就是指挥棒。如果我们是要激励尽可能多的员工,那一定要清楚,指标的第一作用绝对不是约束而是引导。你想让员工有什么行为你就考核什么,你想要员工改变什么行为你就考核什么、如果指标设计得当,员工的行为才会随之改变。朋友的儿子之前学围棋,成绩不错,也很喜欢。但是朋友想要儿子文武双全,又去教他学习游泳。儿子本身更喜欢下围棋,主动去游泳的时间就少,规定好去的时间也会找各种理由逃脱。朋友请教我,我说,给他设定考核指标,下围棋得1分,去游泳得3分,累计下来进行月度奖励。实行的当月,朋友的儿子出现很大的变化,主动要朋友带他去游泳,道理很简单,游泳1次得分高。可见,绩效指标就是指挥棒,你指到哪里,员工的行为就在哪里。当然可怕的事情是你指的方向如果是错的,员工的高效将给你带来灭顶之灾。

其三,系统是人才的复印机、是企业的印钞机。做绩效管理并不是把眼睛死死的盯着员工,而是要把员工放在企业建造的规范化管理的系统中。只有把人放在系统中,人才能发挥更大的潜能。戴明说:“不能满足客户要求的原因中有 85%与系统和流程的缺陷有关……而不是员工。管理的角色是改变流程而不是迫使个别人做得更好!”

所以,绩效要解决的企业问题,就是选正确的人,给他正确的方法,让他做正确的事。目标和方向清楚,标准和工具到位,奖惩和改进明晰,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做到愿干、会干、敢干,才能真正实现“绩效快乐”。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盲人过桥》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叫。时间长了,手上累得没力气了,一松手就落到桥下干涸的地面上。于是他自己也笑起来,说:“嗨!早知道桥下就是干涸地面,何必让自己受这么长时间的罪。”

管理故事哲理

这个盲人是有些夸张,但企业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相同的境遇,不敢“往下看”,宁可把下面想的恐怖点,预期相信是安全,不如相信这个是危险的,所谓的忧患意识,要把问题想得更加复杂点,把问题想得更加困难点,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没有错,但对企业战略来说是存在问题。

企业战略过程中对于未来预估,往往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某种预估将会对当下的行为发生扭曲,企业会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在可能无谓的因素上。宁可想得复杂点,不要想得太容易,这种思维其实是掉以轻心的反面,中国人有句话叫船到桥头自然直,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是“阿Q”,但在企业管理中,若没有这种阿Q精神,做事情可能会事倍功半,当然有这种阿Q精神,成事的概率也可能大大降低。

因此灰天鹅现象在当下信息如此之多,管理理论与模式如此之多的当下,企业着眼于当下的未来预估,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