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资金?商业模式?还是人才?众多企业家纷纷指出,人才是创业的最大瓶颈。在第二届中国人才发展 论坛 上,易才集团创始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浩分享了中国创新创业人才本土化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获得论坛论文大奖。在易才看来,创业企业的“人才”问题较成熟企业更为严重,与此同时,易才集团也从务实角度,为创业企业提供了配套的人才服务。
为了探究国内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可行性,易才集团已经做出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及实践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在易才多年的实践中,易才发现了突破创业企业的“人才瓶颈”的方法。一方面,需要加强创业者教育。如易才分享了自身创业发展的“凤凰曲线”,认为创业可以分为“创业准备期”“创业初期”“高速成长期”“规模成长期”四个时期。在创业准备期,创业者需积累人脉,为创业做好准备。在创业初期,创业者必须通过组建团队,使商业模式能够被不断复制。另外一方面,则需要通过社会化的人才机制创新,来帮助创业企业轻松化解“人才瓶颈”。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创业企业与成熟企业相比,既没有充裕资金吸引人才,也没有充足时间选拔和学习 人才,通过人才体制的创新,或将破解“创业人才瓶颈”的迷局。
随机读管理故事:《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炮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点评
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