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中国营销传播网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写这篇文章,但这几天以来,看到的现象着实忍受不住了。原来以为,大家好好地做事就可以把事情做好,但实际上,“单纯”的这个愿望有时候很难实现。有人说这是国民的劣根性,是长期以来的封建、官僚思想造成的。还有人还列举了若干的例子包括古代、现代或当代的“案例”来说明中国人的不合作、窝里斗。听多了,也看多了,有点麻木。

  大家也许会问:以前的工作、生活中难道就没有碰到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偏偏会现在拿出来说事。可以肯定的说,天天都会碰到这些事情,进而慢慢都变成了所谓的“潜规则”了。拿出来说事,是因为机缘巧合,什么怪事就碰到一起了,没到7月半,“鬼”已经结伴了。

  首先,要申明一下,笔者不是有意的去挖什么“潜规则”,因为挖也没用,基本的规则已经暴露在阳光下,不排除他们没看到的可能;其次,笔者绝不怕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次,奉劝那些人,想要提升、发展,下三烂初级手段在这里是恐怕行不通的,别的地方俺就不知道了。

  下面来具体说说集中在那些销售人员身上的五大劣根性。

  个人觉得如果不改变,他们在这条销售之路上基本就算到头了。几年前中南某销售人员的例子还历历在目,那个人跟这段时间碰到的人何其相似!不觉得想到:历史的悲剧都是惊人的相似,悲剧为什么会重演呢?难道仅仅是巧合?希望如此吧。

不知天高地厚,目空一切

  有胆有识,能够快速融入团队,达成目标当然是好事情。但有些销售人员入行不久,或干脆没有任务经验,跑到客户那里一通胡侃,晕头转向,漏洞百出,还很不以为然。客户就跟我说,你们这位小伙子是不是小学毕业或没毕业,抑或是喝醉了酒。口气很大,没什么他摆不平、搞不定的。

  有一次,一起去拜访一个客户,同去的业务人员为了表现自己在行业的“专家”地位,当着客户的面,直接说“死对头”怎么厉害,诸如,当年我在那如何做的,怎么风光,是怎么让竞争对手诚服的等等。客户当场翻脸,十分不爽。事后,客户说:那个人那么厉害还用得着到这来?

  想想看,客户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20余年,他会不知道这些常识?不要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什么都精通。有时候要看场合,重要的是:对客户要有起码的尊重,否则,你是什么“砖家”也没用。

  上面说到的这一条,是做人做事最基本的一条,体现尊重才会有合作的条件和继续的机会,相比现在的这几个人也会有所思了吧。要不,真无可救药矣。

  没有道德底线和是非观念

  什么都无所谓,草草了事,“完成”任务为最高原则,进而连“任务”都不想完成。甚至还要想尽办法联合客户对公司进行欺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不足以描述这样的人。更有甚者,连“钟”也不愿意撞,能混过去就混过去。

  只要领导没有关注,便浑水摸鱼,能拖就拖;“客户算什么?你一个月给了多少钱给我?我很累,天天加班,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反正都是理由,不容辩驳。

  有时候,我在想,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在如此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的?社会在进步,我真搞不明白,几年前笔者在市场上拼命工作,才会有一点小小成绩;几年后,这几个人就等着天上掉馅饼,即使没有捡到“馅饼”,脸都不红一下。我就纳闷,难道我变成土老帽了,跟不上时代和形势的发展了?

  社会和人都需要信仰,做销售也是一样的,不要让你的底线“崩溃”。要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就算有阴影,那也证明还有阳光的存在。底线崩溃的时候就是失去动力和方向的时候,年年轻轻的,何必要放弃美好,坠入“深渊”呢?!

  事事斤斤计较,睚眦必报

  “这个事情不是我做的,我已经做完了,要不,叫他们来我们一起做。反正只要能够逃脱或者能够不做就最好了;上次的加班费给我少算了半小时,车费少了一元钱;市场划分不好,谁谁做的少了,钱还多一些”。

  你会经常被这样的问题搞的焦头烂额的。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没问题和有问题》
有一个企业家坐在餐厅的角落里,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一位热心人走上前去,问到:“您一定有什么难解的问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给您帮帮忙吧!”
    企业家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我的问题太多了,没有人能帮我的忙。”
    这位热点心人立刻掏出名片,要企业家明天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
    第二天,企业家依约前往,这位热心人说:“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企业家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热心人用车子把企业家带到荒郊野地,二人下了车,热心人指着前面的坟场对企业家说:“你看看吧,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统统是没有问题的。
    企业家恍然大悟。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只要有问题,就有存活的希望。只要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前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