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7日    酵母总裁班 关明生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销售管理是老板们事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多数“身累”的直接来源。销售管理很关键的第一个要点就是:不是自己做,而是通过团队拿结果。什么叫不是自己做?是说你不能跟团队一样也做销售,你要把团队的销售结果变成你的结果。


作为一名销售管理者,你自己不能去卖东西、签单,这其实是件很难做到的事。但做不到这一点,你跟你的团队就会有利益冲突,因为如果你也去签单,他们也去签单,最后就变成了各自做销售。


那么管理者做什么?管理者需要做的是提升团队的战斗力,教带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团队,这就是你应该提供给公司和团队的增值内容。


本文通过对阿里铁军从建立到成熟运营的过程的拆解,详细讲述销售管理的七个重要环节(我称之为销售管理七要)和需要注意的要点:围绕“业绩增长”这个核心,如何通过“选拔—培训—教带—业绩管理”四个环节提升单兵业务能力,如何通过“策略—激励—奖惩”三个环节提升 团队战斗能力。


以下分别阐述。

01

如何做选拔?

不是随便一批人都可以去做销售,要看他们对公司的目标客户是否合适,是否认同公司文化。


这里你需要提防“野狗”(不择手段获取业绩,价值观与公司不符的人)。要看应聘者跟你有没有共鸣。所以面试过程中必须要有交叉面谈、多人参与,背景资料(应聘者的过往经历)一定要做了解,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这将是你最宝贵的资源。

02

如何做培训?

新员工对公司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来自培训,这个印象非常重要,培训投资会影响长期的回报,所以要给新员工讲公司文化、目标客户、公司产品技术,还有销售技能和操作系统。很多公司花了很多时间把人招进来,但是只有匆匆一两天的培训,就让他们上岗了。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流失率非常高,同时他们也不能做出业绩,这就是非常大的浪费。

03

如何做教带?

关键有三点:抚平拔尖、转换飞轮、团队建设。


① 抚平拔尖


抚平拔尖是什么?是帮助员工面对挫折和失败。销售初期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失败,没人理你,你连客户都见不到,或者好不容易见到客户后却被赶了出去,怎么办呢?


当年在阿里,每一个晚上,所有销售团队的成员都回到家里,在家里面做什么?做抚平,就是吐苦水。


你要用心聆听,倾听员工的心里话,让每个员工把他当天产生的负面情绪都释放出来,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特别是初期,大家都不顺利,做抚平的目的是让大家知道:原来我不是最差的,原来我不是孤单上路的。


拔尖,拔尖就是终于有人有了成功的故事,马上分享出来。有人终于见到了客户,那么是怎么见到这个客户的?有人成功拿到了订单,他是怎么拿到订单的?有什么秘诀呢?


很多成功故事都会在全国分享,阿里销售团队的所有成员都能看到,如果有人变成了TopSales(销售精英),就会让TopSales也分享。拔尖就是要把所有人都带动起来,不要浪费了每个人的成功,要把他们的故事分享出去。


以上方法里面最重要的人就是销售主管,他不是去做销售,而是帮助团队做抚平拔尖,这是他每天晚上都要做的事。


② 转换飞轮


回到开头销售管理的第一个要点:通过别人拿结果。很多销售主管都是TopSales,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通过别人拿结果。


比如他跟销售去见客户的时候,看到他们犯错误,就恨不得把他们推开自己上,这种做法是致命的,千万不能这样做。


我们有一个办法叫作转换飞轮,总共有以下4个步骤。


第一步:我做你看——示范;


第二步:我说你听——传授,要告诉你其中的原理和秘诀;


第三步:你做我看——观察,我要看看你做得怎么样;


第四步:你说我听——代入,你变成我了,我听你讲。懂得怎么做还不够,还要能告诉别人怎么做,看看是不是真的会。


③ 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分步骤的:要先成立团队,然后建立团队标准,有了标准之后,要发挥团队的效能,就要规模化。


首先是成立团队,包括招聘、培训、找到自己的基地,其中每一个过程都是成立团队的重要环节。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环节,你要花很多时间去招聘,要花更多时间去培训,还要花比培训更多的时间跟他们一起找个基地,大家都从这个基地出发。


阿里初期很穷,所以只能住“商住两用”的办公室,“商住两用”是指所有团队成员都住在这里,也没有自己的房间,都是打地铺,就睡在地上的垫子上,男的在一边,女的在另外一边。大家天天见面,互相扶持,团队一起成长,一起打拼。


每个人的心酸都是所有人的心酸,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所有人的成功,每个人的失败和不开心也是所有人的失败和不开心,加上每天晚上都要开例会,这个“基地”就成了大家的工作归属,也是精神归属。就这样一点一滴建立起来了不可思议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然后是建立团队标准。团队是一个生态圈,需要行为共识,团队业绩是一个目标共识。


生态圈是什么?大家不光是一个商业团队,也是一个社交生态圈,在公司文化的大前提之下,往往有自己的小文化。


比如说当年在广东深圳的团队叫作“江南七怪”,有7个非常厉害的TopSales,都是区域销售的王牌,他们后来都变成了销售额超百万千万的销售。但是怎么保证每个人都能在生态圈如鱼得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销售主管、区域经理的重大任务就是把生态圈管好。


团队行为共识就是大家对行为准则有共识。比如欺凌、迟到、讲粗话、不诚实都不可以被接受。我们也会有内部罚款制度,罚款不是用来腐败的。大家也很感谢那些被罚的人,因为罚得差不多了,大家就拿罚款一起出去吃一顿好的,唱卡拉OK来放松一下,所以很快就有共识。


那么什么行为是大家引以为荣的?勤奋、互相帮忙、诚实、准时等等。这些行为共识很快就变成了团队的主要根基和标准,这样每一个团队都有了凝聚力。


团队业绩是目标共识: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在主管的指点和带领之下,一门心思奔目标,努力拿业绩。大家都有目标导向的共识,各个团队之间你追我赶,一个比一个更上一层楼。

04

如何做业绩管理?

做业绩最关键的是订目标计划,订完了计划,就执行,中途你要检测和调整分析。这个是主管天天要做的事,是区域经理每个星期要跟主管一起做的事。


在阿里铁军团队里,这叫作“扒皮会”。


“扒皮会”从什么开始?“扒皮会”是从定目标开始的,定目标就是预测。


最关键的是,很多人没有理解预测应该谁做。阿里有个很大的秘密,预测不是主管做,不是区域经理做,不是大区经理做,更不是我做。


预测是谁做的呢?预测必须每一位销售自己去做,预测是每一个前线销售的责任,因为他是要负责提供结果的。销售主管做什么?销售主管通过了解每一个销售,对每个销售的预测提供一个信心指数。


比如有人预测自己要做到100,但是销售主管对他很了解,觉得他做不到100,那可能给他的信心指数只有0.5,这样这位销售的预测就变成了50。


当然,也有可能销售的预测是80,但是主管发现实际上他做的每一个预测都比较保守,所以主管就知道他的这个预测100%能实现。说不定他能做到100。


通过这种方法,每个主管就管理好了他带的10个销售的预测;然后每个主管的预测报到区域经理那里,每个区域经理管10个主管,他也会对每个主管的预测提供一个信心指数;10个区域经理的预测报到大区经理那里,7个大区经理的预测报到全国销售的头儿。我、彭蕾还有其他人再开一个“扒皮会”,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件事,就算什么都不记得,也千万要记得这个。


这里分享一个过去的小故事:


2001年,刚到阿里没几天,我问马云:“我们今年做多少?”马云说:“我们今年要收支平衡,要做1000万美元。”


马云心中是有数的,他知道做到1000万美元才能收支平衡,我就跟所有与销售有关的人去讲这件事,结果他们全都告诉我:“对不起,Savio,这个不是我们的预测,这个不是我们的销售目标。”


我说:“那么这个是谁的销售目标?”“这个是马云的销售目标。”


问题就出在这里。马云拍脑袋定了1000万美元的销售目标,我就去问他:“Jack,定1000万美元的目标,你知道怎么做到吗?”


他说:“完全不知道。”“那你怎么定1000万?”他说:“1000万好听,我拍脑袋说的。”


我说:“那怎么做?”他说:“我不知道。Savio,这个是你的问题。”


我相信1000万美元绝对做不到,所以就把1000万美元减到400万美元。这是我跟大家讨论之后,拍了一点脑袋定的,最后也说服了董事局,我说:“我们今年的目标定400万美元,1000万美元是绝对做不到的。”最后我们2001年做了365万美元,这是我这一生第一次没达标。

05

如何做策略?

策略是什么?策略不是如何做,而是如何赢。这里有三个阿里创业初期的销售策略与诸君分享。


① 阿里销售策略举例之一:以小胜大


阿里当年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环球资源,它早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已经通过行业杂志的方法,联系外国买家和中国生产厂家,做成很可观的生意,在园林家私、成衣及电子零件等领域都有绝对优势,是众所周知的第一巨头,每年销售数千万美元,市场占有率超过 90%。


阿里这个后起之秀面对这个巨无霸,如何做才能赢?


我们当时明白,千万不能跟它正面冲突,在它强大的地盘去抢它的客户,这是与虎谋皮,只会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凡事都有两面性,环球资源用心照顾高端大企业,就有很多希望出口的中小企老板是得不到环球资源的服务的,阿里就得到了专攻这一大片无人问津的蓝海市场的大好机会。

图片 

除去避免正面冲突,我们在地域和商品领域更采取了“乡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一方面以避其锋,另一方面迷惑敌人不让他们了解我们的去向和市场发展。几年时间默默地过去,当环球资源忽然有一天发现市场真相,知道他们当年不屑一顾的小市场份额原来有这么大,尝试去改变他们只服务高端客户的策略时,已经太迟了!


在历代战争和商战记录中,以小胜大和以弱克强的例子多不胜数,获胜者通常都避免正面交锋保持实力,找到或创造对手的弱点,集中全力以攻其不备,一举成事。阿里在中国市场上亦采取了以小胜大的策略,取得初步的成功,谨供各位老板参考。


② 阿里销售策略举例之二:吃大象的故事


这里要聊聊陆兆禧(时任华南区销售管理者)创造出的“吃大象”的故事。当时老陆的团队有着每月100万的巨额销售目标,而当时的销售主管可以自己签单的方法被我废除之后,广东团队的业绩连续三个月大幅倒退 30% 以上,100万好像离自己越来越远了,怎么拿结果?


老陆明白,“大象”是不可能一口吃下的,他们每月100万元的销售业绩也不可能在一个月之内一蹴而至! 有创新性的是,老陆指出焦点不应该在那 100 万元的目标上,而应该在团队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上。比如我们现在每月有70 万元,那离 100 万元的目标就“只有”30 万。


因为我们是不可能在一个月内达到这个目标的,下一步就要决定分多少个月去达标,分三个月的话每个月只要多做 10 万元就可以达标了。


另外,我们有五个销售小组,那么每个月只需其中三个小组每组多拿一单(单价 3.3 万元),每月百万的目标就可以实现了!


通过团队“吃大象”的思维方式,他们成功地把一个 100 万元的大目标,逐步变成“只差 30 万”,到未来三个月每月只需多做 10 万,以至每月五个销售小组中只需三个小组多做一单的具体方案!


目标如此细分设定,让团队聚焦到每个月由哪一个销售小组中的哪一位销售多做一单,可行性大幅提升,最终广东销售团队确实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成为阿里第一个达到每月销售百万的团队。


其他销售团队马上争相效仿“吃大象”方法,纷纷达到月销售百万的重要里程碑!


③ 阿里销售策略举例之三:客户在哪里?


随着广东团队率先达到每月百万销售的里程碑,其他团队亦借助他们的经验纷纷做到每个月百万销售的业绩,唯有厦门团队还停留在每个月销售八万元的水平!


二三十人的销售团队,月入八万元真是连房租、水电及基本工资都不够,那怎么办?


最后山东销售团队的专家梁音找到了走出困境所在:当时团队总部设在厦门,所有销售都“顺理成章”地驻在厦门,梁音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走访客户,很快就发现只有小部分客户在厦门,而大部分客户在其他地方,如泉州、石狮等地。梁音马上改组团队驻点,只留少数销售在厦门,把大部分销售赶到泉州、石狮等有客户的地方长驻,结果不到两个月,形势就扭转了,业绩突飞猛进,达到月入百万的目标。


目标客户在哪里,我们就应该在哪里。贴近客户、了解客户、帮助客户,是销售的使命。分析情况,在迷茫中给团队指路,是主管的使命。

06

如何做激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是非常关键的。很多人在这方面都用错了。他们常用惩罚,却忘记了惩罚只会让人不做你不想让他做的事,但只有奖励才会让人做你想让他做的事。


这个道理其实每个家长都懂,当惩罚一个孩子的时候,他会害怕、会哭,最后他不敢做家长不想让他做的事,但是也不会去做家长很想让他做的事,比如努力学习拿到好成绩。只有奖励才会让他做这件事。


最大的奖励是什么?不是钱,不是玩具,是他喜欢,喜欢是最大的奖励,所以一定要做加法,不要做减法。物质和精神的奖励要双管齐下。


阿里巴巴在奖惩方面的案例数不胜数。奖励有年度、季度、月度TopSales奖(全公司、区域等),有最进步、最佳服务、最佳区经等等。


我们的奖励是非常多的,同时,惩罚的规定也很清楚,如果两个月没有拿到一个订单,就要被淘汰,6个月后才可以再申请加入公司。

07

信心最重要!

销售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士气、信心。


很多团队为什么比别的团队更厉害?就是因为这个团队的士气比别的团队更厉害。两雄相遇勇者胜,谁是勇者?不怕死的人。谁比不怕死的人更厉害?是已经死了的人。


所以,销售全靠信心跟士气,如果一个团队的士气鼓得满满的,这个团队肯定表现得比别的团队更厉害,一些可能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们都能做得到!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