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张瑞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我有如下成功营销法则,十多年来多次学习 团队,请大家点评。

  1、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这是蒋介石的口号,比较臭名昭著。为了给一些初做营销者以深刻印象,这里贬词褒用。不管贫富、大人还是小孩、男还是女、本地还是外地,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是我们的客户。要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气势。桥吉拉德是美国的推销大王,他都会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发名片,他相信他们长大后就是他的客户。

  2、随心所欲做业务。

  问,客户从哪来,答曰随心所欲。只要你睁开眼睛,不管你做什么,你都可向身旁的人推销你的商品。我在路口等红灯时,在小卖部买酱油时,在邮局寄东西时都给客户推销过并获得成功。做营销,就要养成推销的职业习惯,时刻犯职业病!

  3、日行百里有单签,日访十户能赚钱。

  就是说,每日 要走尽可能多的地方,拜访尽可能多的客户。这里还有个要求,就是周六日不要休息。其实有许多成功人士周六日都不休息。十多年前,我曾这样做,多次获得业绩第一,团队也多次获奖。

  4、大数法则,成功营销的关键一是拥有更多的客户,准客户数量多,签单客户肯定多。二是提高客单价,即单个客户的成交额。

  5、MAN(男人)法则:M-Money;A- Administration,管理、决定权);N-need,需要。这是对我们准客户的一个衡量标准,即你寻找的客户必须是有能力、有决定权、有商品需求的人。这里要注意在童装店面销售中,爸妈带孩子购买衣服,爸爸掏钱,妈妈决定,需求方是小孩子。这就要求童装顾问给小孩试衣服让妈妈看,请爸爸结账。

  6、苏格拉底问答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尽快接近和陌生客户心里距离的办法,警察在审犯人时经常用。提问的问题必须让客户说“yes”,不能说“no”。客户在点头的过程中,心里的戒备便松懈下来。这时候介入商品的推销就容易成功。你在看这篇文章吧?是关于成功营销的?是张瑞写的把?三个问题你都得回答是。客户说“是”时,一般会很快接受你推销的东西。

  7、逢人减寿,遇物涨价。这句话非常好,是专门用来赞美客户的。第一句用来称赞女客户,见到女客户就夸她年轻,30岁减去10,说她像20岁;女同志一般听到总会说,你尽瞎说,我那有那么年轻,其实心里乐开了花,晚上总会给她老公讲,今天有人夸我年轻,你怎么老不这样说?后一句话形容男客户的身上的穿戴或随身物品,本来3000元的手机,我们要说,你这手机得10000元吧。客户会说,哪里,没那么贵!回家后,和他老婆说,今天某某说我的手机是10000多买的。看,我有眼光把,当初你还不让我买。

  8、戴安娜王妃原理,戴安娜本来是一介平民,嫁给了查尔斯,就成了王妃。我在好孩子公司时,加盟Nike 童装的客户能把我们的电话打爆。大部分客户迫切加盟的意愿就是想通过做Nike 提高自己身份。还有,我给Nike 导购学习 时,总会用这个原理告诉他们,负责Nike童装会使他们更值钱。

  9、火车找位理论:暑运或春运时出差,有时赶不上动车,只能坐特快或普快。大家肯定会说,既然是客流高峰,那肯定就得站着啦,不一定。有时只要我们一节车厢一节车厢地找下去,大部分时候还是能找到座位的;还有就是和人蹭座,哪怕坐半个屁股也比站一路强。这和我们平时做营销找客户的道理一样,只要我们有信心,总能找到客户,关键看我们放弃否。

  10、等公交理论:有时我们等公交车,一直等不来,当放弃等公交车后刚步走一会或刚上出租车时,公交车就来了。这个原理告诉我们成功需要耐心,下次做事要比上次多坚持一会。

  11、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成功到来时,挡都挡不住。成功营销的基础在于坚持,每日 坚持拜访客户,回访客户,每日 学习和锻炼能力,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没有新方法,坚持原来的方法就是最好的选择。坚持一年、二年,时间长了,就会成功。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