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陈明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所谓工作压力,是指当工作要求与个人自身承受力、资源以及需要不匹配时产生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反应。适度的压力,可以有效提升公司业绩与员工自身工作绩效,但压力过度,则会对员工的心理、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有可能还会对公司造成严重的损失。

  不同岗位所面临的压力大小是不一样的,特别是销售类员工的工作压力较后勤职能岗位的压力要更显性化,更强烈一些。尤其是到了企业抢市场、扩销售的关键阶段,销售人员的业务指标压力就更大。那么,如何缓解并有效疏导销售人员的这类压力呢?本文将从压力的来源开始分析,深入探讨销售类员工心理压力引导的有效策略。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豆芽菜理论”:人才的成长恰如发豆芽,豆芽放在湿布上,上面还必须要压上石头。没有石头的压力,豆芽长得又长又细,味道很差;有了石头的压力,豆芽才会长得又白又胖,味道鲜美。这说明适当的压力是员工进取的有效动力。特别是销售类员工感到有压力是必然的,如果没有压力,那么企业也一定是松松垮垮、效率低下,更没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压力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对于企业而言应思考的是,如何引导销售类员工有效地进行压力管理,将工作压力转变为工作动力。

  一、销售类员工心理压力来源分析

  1、自身能力的短板

  前面已经提到过,员工工作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身能力与工作要求的差距。从事销售类型的工作,对于员工的素质要求也是比较特殊的:喜欢从事挑战性工作、乐于竞争、抗挫能力、善于发现商机、展现自我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但是鉴于销售类员工通常流动性比较大,很多企业在招人时开始“大浪淘沙”式人才战略: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觉得硬性条件(学历、专业技能等)具备了就先招进来试试,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样不但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于新进员工来说也面临了不小压力。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销售类员工,因为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客户水平的提高,对于自身销售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自身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越大,则员工所感受到的工作压力也会越大。

  2、销售目标的直接影响

  有些企业在制定销售目标时会根据同期销售指标完成情况及现有市场环境做出大致估测,有些企业完全是“拍脑袋”想出销售目标,不管是哪种情况,销售目标肯定是要比同期有所提升的,肯定不是销售人员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只有这样,公司的整体销售业绩才能逐步提升,才能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外部市场站稳脚跟。但是外部恶劣的市场环境、日益增多的竞争对手,再加上销售目标逐步增长,都对销售员工业绩指标的完成带来不少的压力。

  3、客户满意度的间接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意到公司的品牌形象,在注重新市场开拓的同时,也开始兼顾老市场的维护。这对于销售类员工企业也提出了很多专项考核指标,如:老客户续单率、客户满意度、客户投诉次数等。这类指标对于销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身的工作并不仅是与客户洽谈卖出商品这么简单,还要注意日常对老客户的关系维护。

 4、团队沟通的隐性平台

  Goleman(1995)认为:每个团队都有情绪,一旦进入了这个团队,就会立即感觉到这种情绪,乐观的还是沮丧的、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疏离的还是密切的等等。一个团队成功与否,取决于这个团队是否和谐、人们是否快乐相处。换而言之,团队的沟通能力可以有效地预测团队业绩。对于销售部门而言,团队内部也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同时,销售部门也需要其他部门的工作配合,对于团队整体沟通能力的要求会更高。团队氛围好,上下沟通顺畅,员工关系和谐,则团队的凝聚力就强,业绩也就能达到理想的水平。若团队上下沟通不畅,经常出现上级领导放任下属“自生自灭”不及时指导、本部门同事之间勾心斗角恶意竞争、相关兄弟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则销售人员也很难将主要精力放在商品销售上。

  二、销售类员工心理压力引导对策

  1、招聘配置——科学

  为了缓解销售员工的工作压力,必须努力缩小员工能力与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做到招募配置合理化。前面已经提到过,哪种类型的员工适合从事销售类型工作?哪种类型员工不适合,这些都要HR们在招聘前期就有非常清晰的定位。同时,在招聘时,企业也要详细的描述销售类岗位的工作内容、环境、要求、待遇及发展潜力,更重要的,要说明该销售岗位在开拓市场时、履行本岗位职责时所面临的常见压力,这样便于求职者将自身的期望与企业实际相比较,将自身能力与岗位要求相比较,将自身心理素质与岗位压力要求相比较,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甄选。求职者的自我主动甄选,既可以节省企业的招聘成本,更重要的,能自动实现人岗高度匹配,从本质上解决销售类员工工作压力过大不能适应的问题。

  2、目标设定——合理

  销售指标是销售类员工压力的直接来源。企业设定销售指标并对员工进行考核的主要目的,一方面为了实现公司的业绩,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员工能从工作中体会到成就感与自豪感,对工作更加积极、主动。所以,销售指标的设定一定要遵循合理化原则: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很多公司在设定指标时,只要有增长就可以。但是增长的比例大小、外部市场环境是否已经出现了变化,都没有综合的考虑,那么指标的设定便没有合理性,员工完成起来也会面临着很大压力。另一方面,即使公司制定了合理的业绩指标,员工也可能会在分解与制定工作目标时,存在很多疑问,对于指标达成有很大压力。这时还需要公司与员工沟通指标设定的依据、达成目标可以采取的措施等,帮助员工去理解指标,进而才能有效完成指标。

  3、薪酬激励——有效

  调查显示,员工满意度水平很大程度上与自身收益水平相关。也就是说,薪酬激励是影响员工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在缺乏科学、有效激励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只能发挥出20%至30%;如果受到充分激励,则可发挥其能力的80%至90%。

 4、团队沟通——顺畅

  提高团队沟通的效率,营造和谐的员工关系,有利于以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团队绩效目标。而团队沟通的顺畅性是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也有利于减轻员工工作压力,吸引、激励和留住骨干员工。尤其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后方的合作平台和谐、稳固、效率高,更有利于他们重点关注如何达成业绩指标。改善团队沟通现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建立销售类员工正式沟通渠道:明确界定销售团队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职责任务)与权限(所在岗位对应权限),清晰规定相关重要信息的从上至下传达渠道(公司整体战略、对于员工业绩期望水平)、从下至上传达渠道(突发事件、员工对企业战略困惑等),严格划分销售领域(从市场开发到客户确认到货)关键流程。另一方面,建立销售类员工非正式沟通环境,从团队内知识共享,到领导对下属工作指导与日常谈心,再到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程度,提高团队的凝聚力,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

  5、压力疏导——及时

  员工,特别是销售类员工,在面对压力时,最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与支持。所以,时时关注销售人员的精神状态,及时给予其压力疏导,也是每位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不论是外部市场环境,还是客户要求的提高,拟或是个人生活所带来的压力,都需要直接主管时刻关注,及时帮助员工疏导。这样的心理压力疏导不需要多少心理学专业知识,更非要求前期做好系统的谈话提纲、创造适当的谈话场合,最重要的是直接主管对员工的真心关怀。作为销售员工的称职“倾听者”,管理者所需要做的就是时刻关注员工的精神状态,遇到压力较大员工时,要倾听其所遇到的困难,工作方面的予以资源支持与指导,生活方面的尽力解决,让员工明白自己的工作并没有白做,内心的苦闷公司能够理解,这就足够了。

  招聘科学、目标合理、激励有效、沟通顺畅和及时压力疏导是缓解销售类员工压力的四种措施。这四种措施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单独应用,但最好的仍然是将四种措施作为一个整体,从根源到关键问题再到软性环境等几个方面系统地解决销售类员工的工作压力问题。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