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总裁网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在终端业务开展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 销售 现象:和销售新手沟通客户布局的时候,问到其铁杆客户有哪几个,销售新手往往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几个客户,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都属于中小型终端客户。这表明销售新手通常和中小型终端客户的客情关系处理得非常好,而销售高手或者业绩优秀的业务员,在其负责的客户群体中,销量排在前面的大客户才是其铁杆客户,也是客情关系维护最好的客户。

为什么中小型终端客户会成为销售新手的铁杆客户,而不是支撑区域销量的核心大客户?这背后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销售新手缘何抓不住终端大客户?又是什么原因误导了销售新手呢?

原因

经过调查和实地拜访发现,中小型终端客户销量偏小,大多为乡镇级排名靠后的客户,甚至是村级客户(笔者所在的是农资行业),辐射范围和影响力较小,通常都非常容易接触。他们对厂家业务员礼貌有加,因为希望得到厂家的支持和帮助,希望拥有更多好的产品和资源,或者贪图小便宜,希望得到厂家更多的促销品,或者因生意做的小而不愿得罪厂家业务员。

而大客户,特别是乡镇级大店,规模越大越难打交道,这类客户生意做得大,比较强势和苛刻,不容易对付和搞定。他们接触的厂家人员和经销商太多了,早就没有耐心和精力接待一个销售新手,更何况当前农资行业竞争激烈,大家都想着各种法子求终端大客户进货做生意,价格战、促销战和广告战不断,大客户要什么有什么,怎么会花费精力去接待、教育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退一步说,生意确实太忙了,店里客人来来往往,也没有条件和环境去和销售新手多做交流。

在这种情况下,销售新手去终端大客户那里一次,受挫;去两次,还是受挫,或者客户没有时间,或者去拜访的人太多了,销售新手插不上嘴,帮不上忙,体现不了自己的工作价值,就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不想去,终日如此,恶性循环。拜访大客户的次数减少了,拜访中小型终端客户的时间自然就多了,“大客户不‘尿’我,我去扶持中小型客户”,这就是中小型终端客户成为销售新手的铁杆客户的原因。

现状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厂商合作的现状:尽管是厂家的大客户,但却未得到厂家人员服务、资源和投入的倾斜。厂家业务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中小型客户那里,因为中小型客户问题多、易解决,或者中小客户听话、配合。业务员和大客户反而主要依靠电话联系,拜访的次数很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少。

销售新手一旦认定那些中小型终端客户属于自己的铁杆客户,往往意味着资源、拜访时间、精力等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向铁杆客户倾斜,会投入更多的促销费用,花更多的时间去拜访,会申请更多的资源,会挤占业务员的大部分精力,而不是将80%的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在20%的大客户身上,这样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销售新手很容易进入这个工作误区:过多地在中小型终端客户上花费精力和资源,却不见销量的增长,不见市场的好转。我曾经让销售新手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花两周的时间,白天拜访客户,每日 晚上照例填写出差日志表,什么时间、拜访了几个客户、主要谈了什么事、投入了什么费用或者促销品、达成何种结果等都要求销售新手如实填写,两周之后统计结果,将每个客户的拜访周期和投入费用、每个客户的销量图进行对比,结果,很多销售新手都大为惊叹:

“我原以为大客户是我去的最多,投入最大的,结果却是中小型终端客户占去了我大部分有效拜访时间和资源!”

“这怎么可能?和我的想法完全不一样,我根本没有想把时间大部分都花在那些中小型客户身上,他们并没有也难以贡献应有的价值!”

“简直不敢相信,原来不是我的工作态度造成的业绩落后的结果,而是我的工作方式出了问题,而我却未意识到!”

“我对客户的分类及投入比严重失衡了,难怪我的铁杆客户不是大客户,不是支撑我销量的核心客户!”

对策

客户有大有小,差别很大,对厂家的贡献和价值完全不一样。业绩优秀的业务员都明白销售“二八定律”:80%的销量和利润来自于20%的客户,其余20%的销量和利润则来自80%的普通客户。这20%客户就是我们的大客户,是帮助我们创造销量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厂家盈利和长期发展的关键客户,是厂家业务员工作的核心,是重点扶持和服务的对象。

当前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秩序混乱的行业现状,使得厂家十分重视终端销售工作,这也决定了大部分销售新手都是在和终端客户打交道,帮助经销商进行分销、产品铺货、宣传推广和处理终端客户异议,围绕着终端客户做工作。因此,销售新手的工作价值就体现在终端客户身上,对客户进行分类,进行分级管理,牢牢抓住大客户的心,做好大客户的客情关系,这是销售新手的致胜法宝。

销售新人要充分认识到终端大客户对厂家的重要性,对区域市场销量和经营质量的重要性,要提供差异化的客户服务和管理,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在新品投放、产品布局、促销政策、广告宣传、客情关系等方面都要有所体现,形成利益共同体,关注大客户的需求和满足其个性化要求,帮助大客户做“店外生意”,做大客户的顾问和参谋,提升大客户的合作积极性和销售信心,让他们做区域内的标杆客户,确保大客户的稳定增长和长期合作。


大客户应该得到厂家更多的投入和资源,应该“高人一等”,销售新手应该让大客户“脸上有光”,在产品、返利、促销、服务等方面得到特殊的待遇,要让中小型客户看了眼红,羡慕嫉妒恨,暗地使劲推广厂家产品,急着和厂家早日迈上合作的新台阶,以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和待遇,争取早日“出人头地”,受到厂家的重视和支持。

最后,可能还有销售新手会问:我也知道大客户很重要,可是我就是搞不定现有的某个大客户怎么办?现有的大客户就是软硬不吃、油盐不进,我去拜访了N次就是不受待见,怎么办?这个时候只能使用最后的绝招:选择现有中小型终端客户扶持发展成为大客户,因为大客户的生意也是由小做大的,也是一步一步成长和积累起来的,既然现有的大客户不接受你,那就抓住和培养未来的潜力大客户吧。

来源:总裁网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