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互联网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日前看了一家建材卖场的软文广告,标题是《责任315,XXX教你理性消费》,其内容还说些行业黑幕,再提醒消费者不要上当之类话题。我赞成和支持商家能够真正为消费者利益着想的,但反对该卖场试图教育消费者的广告说法。

  在工作中接触不少中小企业的老板,因而常听到他们用“这个行业市场很混乱,消费者很不理性”的理由,来说明企业的 销售 做不好的缘故。每逢“3.15”,总有不少企业在媒体上叫卖诚信,认为博得消费者信任是企业宣传的重要目标。正因为企业是这般认识消费者,所以常有“倡导理性消费”的广告语出现。在许多企业看来,消费者是很无知的,所以“上了竞争对手们的当”,为此才义愤填膺的站出来高喊“诚信”,呼吁消费者要“理性消费而不要上当”。

  对于许许多多的产品来说,消费者的确欠缺认识,因而也确实屡屡上当,而使奸诈商人屡屡得手。这种现象使奸商们洋洋得意,使正当商人们憎恨憋气。但从企业 营销 的目的是“把产品卖出去”的需要出发,不仅是奸诈的商人可以利用消费者的“无知”,那些标榜“正当商人”的企业也照样可以利用消费者的“无知”,因为你把好产品卖给“无知”的消费者不是一种罪过,反而是看你会不会卖。

  企业倡导诚信是应该得到赞誉的,错在想让消费者认同你的诚信再来买你的产品。从我们的自身实际出发,我们也对太多的产品了解甚少,如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前,谁会对牛奶的成分去做多方了解后再去购买?谁又会对牛奶产生有毒的怀疑?因此,人们买牛奶制品时只是看价格和品牌,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了解同行、了解行业内幕,在全面了解后再做购买决定,这就是所谓的理性消费,但客观上存在着太多的不可能,因为消费者要做到理性太困难了,需要很长时间去了解产品和市场,还要消费者有足够的耐性。同时,企业要向消费者宣扬诚信,要向消费者灌输理性消费的主张,就难免要说说别人不诚实的事例,消费者往往把这种说教看成是你在攻击他人,不但难以应合你的主张,反而对你产生反感。

  从理论上讲,消费者总对自己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有所关注,如对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的关注,现实中也的确如此,消费者不可能不关注自己所要接受的商品或服务。问题在于消费者的关注是感性的,而不是一些企业所想象的理性。如一家新开办的装修公司开张,只要投放了一定数量的广告,把企业描绘得好一点,再给一点价格刺激,消费者就会把装修业务交给这样的公司。从理性的要求来说,要装修新房的消费者应该对装修公司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很关注,而新开张的公司能否胜任还无从考证,但消费者凭企业的广告就做出消费决定;又如一些卖场开业,部分商品特价促销会引来许多消费者排队购买,一些后来的消费者会不问任何缘由,就在队伍后面站着跟着别人凑热闹,花了半天甚至更长时间排队,就算买到了商品可却没有省下几块钱,如果把排队购物的时间用与去做点别的事,赚到的远比享受到的优惠要多,可消费者却不会去这样盘算。再如大家所熟悉的几大恶俗广告,脑白金被说成是“礼品”,消费者不会去做什么区分,送礼就按广告说的去做;而恒源祥只让是让人知道而已,并不对产品做任何说明,消费者只知道“恒源祥”而不知其产品内在,认为广告做了那么多就买他的好;甚至于“牙好胃口就好”的牙膏广告,也被消费者稀里糊涂的接受了。

  消费者不去全面了解产品、企业、市场,消费过程总有许多的随意性决定,感觉好了就决定购买。因此,许多的商家做不好生意不是因为不诚信,而是因为“讲理性消费”却又不能博得消费者的认可,甚至把消费者给讲跑了。

  现实中绝大多数消费者只关注自己所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在没有出现因消费保障问题的事件发生时前,他们是不会去了解某家企业是否诚实可信的。以我们自己为例,每日 都在消费各种各样的商品,其中能有多少商品的生产商引起我们的关注呢?答案是很少的。消费者对从未接触过的产品,总是以商家所激发的兴趣为购买决定的依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对产品的满意与否的认识,如所购买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也是在接受服务后才对企业的满意与否有所认识。

  从许许多多的事例来看,市场上永远是“不理性”的消费者居多,那些试图告知消费者“我诚信、我可靠”,请你“放心购买我的产品”的企业,就是因为偏离了消费者的意识与行为的渐进过程,本末倒置地做销售才不能实现良好业绩。要说消费者凭兴趣做种种消费决定是“无知”的话,那些讲诚信的企业就应该学会利用消费者的“无知”,通过激发消费者的兴趣,把你的好产品或好服务卖出去,通过你给消费者的切实保障去体现你的诚信。


京ICP备09032213号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海尔集团创业于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目前已从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在互联网时代,海尔致力于成为互联网企业,颠覆传统企业自成体系的封闭系统,变成网络互联中的 ……
阅读更多【海尔】公司相关文章
随机读管理故事:《分工》
  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原来,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座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分析]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公司象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清华领导力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学费9万以上高端班 学费6-9万总裁班 学费4-6万总裁班 学费3-4万总裁班 学费2-3万研修班 学费1-2万培训班 学费1万以下短期班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