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经理人网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全球著名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Ipsos)通过对消费者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在2009年的消费信心及消费行为并非像之前许多学者预计的那么悲观,而且这种乐观的态度将延续至2010年。不过,金融危机对中国消费者也并非没有影响,他们的一些消费习惯已经因此有所改变。  

  2010年消费信心高涨

  专家预计2010年经济向好中依然存在着不确定性。此次益普索(Ipsos)调研发现了一个利好的消息是,接近半数(46%)的消费者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持乐观态度,并且这种乐观态度在2010年将更为突出,有六成的消费者预期2010年的经济发展偏好,人数比2009年多了15%。在这种乐观情绪的影响下,更多的消费者对明年家庭财务状况的改善充满了期望。

  不过,由于不同年龄段的人财富积累的程度不同,因此每个年龄段的人的乐观指数也有所差异。具体而言,18~25岁消费者对2010年的经济预期较好,但是在家庭财务状况方面持乐观态度的相对较少;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31~35岁对当前经济形势以及2010年的发展持较为保守的态度;41~45岁的消费者最为乐观,有五成消费者认为当前经济和家庭财务状况良好,同时六成以上的消费者看好2010的经济发展。

  在各地水、电、油、菜、肉等价格相继上涨的情况下,近九成消费者认为2010年的物价会上涨。这从他们重点关注的三大领域—工资和奖金、基本生活费用(水、电、燃气、煤)和粮油价格上可以得到验证。

  除了三大热点领域,益普索(Ipsos)还发现,更多18~25岁的消费者关注就业环境(47%)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29%);三成以上26~30岁的消费者关注房地产;孩子的受教育环境和条件以及股票市场吸引了31岁以上消费者的关注度;36岁以上的消费者开始注重健康与养生。

  如果按家庭财力来划分的话,家庭月收入在8000元以下的消费者非常关注就业环境(31%),家庭月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消费者关注房地产(34%)、经济(30%)以及孩子的教育环境及条件(28%)。

  年轻消费者的就业压力很大。相关数据显示:今后每年都有600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都需要工作。而中国年轻人一年的就业需求相当于欧洲一个国家的需求。所以说,中国的就业压力是全世界最大的。在就业压力下,这个群体的消费热情将受到影响。

  此次调研发现在25%关注经济的消费者中,七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明年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预期一方面表现为物价上涨,另一方面,消费者的理财方式也发生了变化。2009年,银行储蓄、投资股票市场、购买保险和**是主要的家庭理财方式。2010年,银行储蓄依然排在首位,但是人数减少一成,并且13%的消费者将降低银行储蓄额度。另一方面,创业及做生意、投资房地产以及把购买黄金作为理财方式将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流入。   

  娱乐等非刚性需求消费增加

  对经济形势的预期将直接影响公众的消费行为。2009年,普通公众的消费信心回暖,这从他们的消费支出上可以得到验证。益普索(Ipsos)的调查发现,有65%的消费者在2009年增加了消费总支出,消费总支出保持不变的占27%,只有9%的消费者认为自己的消费总支出变少。在增加消费支出的群体中七成以上26~45岁的消费者因为家庭生活的需要增加了消费支出,在2009年提高消费支出,这种刚性需求有望在2010年得以持续。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产品涨价因素影响的人群比例依次降低。一方面固然是刚性需求的释放,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收入的增加促进消费。值得注意的是,七成家庭月收入在人民币8000元以上、年龄在41~45岁的消费群体,其中45%转向购买价格更高的品牌和产品,由此可见,高品质、高档次的品牌或产品会吸引此类消费群体的关注。

   对于2010年的消费预期总体上趋于乐观,但各品类的消费状况有所不同。益普索(Ipsos)的调查发现,有三成以上的消费者计划购买住房、奢侈品以及汽车,其中六成以上的消费者将增加住房和汽车的购买支出,近五成消费者会增加购买奢侈品的花销。在七成以上计划购买电子数码产品的消费者中,**%的购买者要么增加花费,要么维持不变。对于日常生活用品、饮食/饮品、服装/鞋帽/饰品企业来说有一个不好的消息是,虽然有七成以上的消费者有购买计划,但是半数以上将会维持在2009年的花销水平,甚至有一成消费者会减少对服装/鞋帽/饰品的支出。

   2010年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娱乐上的支出将增加,具体表现为计划在国内度假、外出娱乐、外出看电影以及出国旅游的消费者将有一成或更多的增加,这种非刚性需求消费的增加也可验证前面的数据:消费者对经济形势做出了乐观判断。相反的是,计划经常吃快餐和待在家里的消费者减少了一成,其中15%会减少相应的花费。  

  网络购物明显增加,促销敏感度与产品品类高度相关

  经历了经济危机,许多消费者发现自己的消费心理及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消费时代的来临—消费者在消费时更为理性,对价格有一定的敏感度,也更追求性价比高的品牌产品。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