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30日    游昌乔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随着互联网的日渐发达以及公众自主意识的增强,国内企业面临的危机考验也越来越多,而企业在面临危机时的应对方法和态度,也往往被人关注,“患难时刻见真情”,企业此时的应对也被看做是一个企业真正价值观的体现。

  针对娃哈哈、多美滋、可口可乐等几家企业第一时间发布的声明,网友也展开了对比和广泛的讨论。除了质疑事件本身的一些问题,也有网友质疑有关声明里的很多重要信息缺失,比如已经销售出的产品到底销售了多少?销售到了哪些地区?还有就是具体涉及的产品,产品名称是什么,涉及的具体产品批次是什么?

  关于本次事件中企业的危机公关表现以及企业如何才能做好危机公关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传播From EMKT.com.cn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危机公关专家游昌乔接受了记者电话采访。

  危机后,企业发布的声明 “一定要把细节说清楚,越细越好”

  游昌乔也一直在关注“恒天然问题乳品”事件。“企业的危机管理,有几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企业的良知,企业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消费者利益为重。第二,要懂得"舍得"。当企业利益被危机冲击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这个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哲理,"有舍才有得"。危机时刻,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和心态。在发布声明,或者在和媒体、公众沟通的时候,企业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就是细节,一定要把细节讲清楚,这个时候越含糊其辞,越容易被怀疑。而且,最好不要自己来说,要请相关权威部门来说,到底这个问题乳品我们购进了多少,销售了多少,销售到那些区域了,现在库存还有多少?如果是企业自己来说,可信度就会较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今后还会不会出这种事情?企业会采取哪些实质性措施来改进现在的工作,比如这次出问题的肉毒杆菌,企业以后会不会增加相关的检测等等。”游昌乔说,企业处于危机漩涡中时,是公众和媒介的焦点,“你的一举一动都将接受质疑,因此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应该主动与新闻媒介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促使双方互相理解,消除疑虑与不安。”

  在分析目前国内企业在危机公关上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时,游昌乔说,“有些企业在危机时刻,还是会有顾虑,担心会不会引起一些索赔、引起市场不良反应,担心监管部门的反应。但是问题是这样,如果真的有问题,不会因为你担心或者你不说,后续这些问题就没了,该来的问题总会来。企业在面对危机时所表现出来的魄力和决心,特别能体现一个企业的价值观。越是危机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是怎样的。平时没事情的时候,所有企业都会说消费者利益重于一切。而真当企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出现冲突的时候,公众才会看你是不是真的以消费者利益为重,能把责任承担起来。”

  国内企业近年来危机公关能力有提升 但仍处于“堵漏”的状态

  在游昌乔看来,目前国内企业经过一些年的经验积累,危机公关的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但是总体还处于"堵漏"的状态,事前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企业正面形象的树立方面,还做得很不够。好的危机管理,应该是要把60%的精力放在增强企业免疫力和企业形象的正面传播上。企业的正面形象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把控、产品质量把控、公益行动等等,一家形象越好的企业,抵御危机的能力才越强。就跟做人是一样的,一个人如果平时为人都非常好,还经常乐于助人,给大家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当他出现一点误会或者犯了点错误的时候,大家才会选择原谅他,选择给他机会。企业也是一样。”

  另外40%,其中20%是构建危机管理体系,“包括危机管理的各种环节、细节,要用好的机制、体系来保证危机少发生,或者不发生,危机发生后的应对策略、应对团队、应对方法都要有条不紊。”最后20%才是危机发生之后的公关行为。

游昌乔认为,危机发生后,公众会关心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利益的问题,利益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无论谁是谁非,企业都应该承担责任。哪怕像这次一样,不全是企业责任,甚至企业也是受害者,企业还是应该站在消费者立场,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要在这个时候强调理由,引起公众的反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是感情问题,公众很在意企业是否在意自己的感受,因此企业应该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并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致歉,解决深层次的心理、情感关系问题,从而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游昌乔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