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时势造英雄!越是危机时刻,人们越是呼唤英雄。在很多故事中,商业时代的英雄是这样的:一个具有领袖魅力的人,他们在公司陷入绝境时出现,制定了宏伟的拯救公司的计划,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 ,运筹帷幄,力挽狂澜,让公司重新焕发生机,似乎公司是他一个人拯救的。但商业太复杂了,而人们总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因此习惯于把企业的成败归结于一个人,在推崇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CEO往往被赋予这样的英雄角色。
 
    确实有这样的人。他们对拯救公司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史蒂夫·乔布斯让苹果重新焕发了生机,因此他被称之为英雄。不过,乔布斯的行事方式和传说中的英雄不同,他是苹果的创立者,关注于创造性的想法,并将它们付诸实践。他喜欢亲临一线,了解真实的市场,设计和推广新品。他的成功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源自于多年始终如一的坚持,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好学若饥,谦卑若愚。”
 
    乔布斯就是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所说的那种“参与式领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往往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重要,但努力让别人变得重要。他们以自己的慎重和谦逊吸引他人,相信这样能激发出更多人内在的潜能。管理专家据此认为,在一个层级越来越扁平化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英雄式领导已经过时了,企业需要那些参与式领导。因为在金融危急时刻,企业需要同舟共济,参与式领导更显可贵。
 
    “英雄”副作用
 
    在企业还不大的时候,这种做法是有必要的,“英雄”对内可以凝聚员工人心,对外可以塑造企业形象。这时候,企业家本身就是一个“超级业务员”,决策权也高度集中,他们也有能力对企业面对的变化做出应对,因此这种英雄式领导方式往往是奏效的。
 
    然而,当企业变大,尤其是遭遇危机时,如果领导者还是习惯性地将自己视为英雄时,往往意味着灾难的开始。因为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时,领导者已经无法一个人完成决策,要想共渡难关,需要动员所有的员工,如果领导人还是采用英雄式的决策,可能会酿成悲剧。因为英雄式的领导方式往往将机遇和风险都高度集中在企业家一个人身上,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瓦格纳曾经是拯救通用汽车的英雄。1997年,通用的北美业务亏损8600万美元,瓦格纳临危授命,担任北美业务部总裁后,其北美业务起死回生,三年后升任通用汽车的全球CEO,当时他只有47岁。成为通用汽车的全球CEO之后,他展开了大规模的并购,并将开发重心放在高油耗的大排量汽车上,结果导致公司在高油价时代的业绩严重下滑,在金融危机到来时又没有足够的现金储备,将通用汽车逼入即将破产的绝境,并导致自己的下台。
 
    不仅如此,如果一个企业和一个人的形象绑定在一起,风险更大。因为人都是会犯错误的,对于一个低调的领导者而言,这个错误很可能在未受到关注时就被纠正了。但如果这个领导人是明星领导人,他的错误往往会被媒体放大,而他的错误又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悲剧性局面。
 
    以蒙牛为例,在蒙牛的宣传策略中,牛根生就是蒙牛的精神领袖和形象代言人。牛根生也很享受这种感觉,他在各种媒体中宣讲自己的创业故事,以及他的理想和情怀,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午餐》
一漂亮性感无敌的女神同事,其老公给她送午饭,没说话放下就走了;新来的男同事问 : 那是谁?
她 : 送外卖的。问: 没给钱?
她: 不用给,晚上陪他睡一觉就好了……
男同事若有所思……
第二天,男同事为她带了四菜一汤的午饭,整个办公室轰然大笑.....
启示:不要在浅层观察后,贸然复制别人的商业模式,你不知道人家有什么核心竞争力!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