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中国营销传播网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常有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老板感慨“随着企业业务量的增长,团队越来越膨胀,需要应付的差使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感到精力不济,力不从心”。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意识到需要有专业化的选手来操盘,才能保证业务的持续增长和公司的良性发展”。
 
    但是,令大多数民企老板感到最头痛的,不是选择 职业 经理人 的问题,而是聘用了职业经理人并授权后的信任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信任’外的授权危机,或授权后的‘信任’问题”,在西方国家很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体制到了国内市场变得面目全非,笔者总结了一下,国内企业在职业经理人使用上主要存在着如下三方面的奇怪表现:
 
    一,任人唯亲代替任人唯贤。
 
    选用职业经理人(甚至企业内的一般干部)以所谓的“信任”为第一要素。选用人才时首先考虑的是这个人与自己的关系疏远问题。关系近则优先考虑,关系远则靠边排队。用人时考虑信任问题本无可厚非,但若将信任作为唯一要素,在所谓的信任关系建立后则不考虑员工对企业 绩效 影响重大的职业操守、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问题,则只会对企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根本达不到使用职业经理人目的。甚至这种方式都不能叫做严格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引进”。
 
    笔者四年前曾服务于一家国内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一次偶尔与该企业的董事长兼总裁(企业老板)聊天时谈到关于人才引进的问题,该董事长意味深长的说道,“在选择工厂厂长等骨干时,我一贯以沂源(山东一县城,该董事长出身于该县城)出来的人才为主,这些人,即使他哪一天不干了,也不担心他有什么不轨的问题,因为我一个电话就可以打道他的老家找到他!”听了该董事长的这一番论道后,笔者一时间实在无言以对,只是突然感觉一下明白了许多诸如:“为什么该企业在原地徘徊多年却一直不见显性增长”;“为什么企业花巨资引进的国际一流生产线仍生产出大批不合格产品,且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等等苦思冥想的问题。即使到了现在,该企业经过努力,并且在良好政府背景的关照下已经 上市 ,但市场 销售 和营业状况比多年前仍没有非常明显的改善。
 
    二,聘用职业经理人,但不授权。
 
    引进职业经理人后,官职可以给,银子可以给,但是审批权万万不可以给。笔者在过去的一篇文章中曾谈到,企业引进高阶职业人的两种组织架构设计模式。一种叫“总统制”,另一种叫“内阁制”。以“总统制”模式为主的企业,选用职业经理人应以“军事式的”辅助性人才为主,以“内阁制”模式为主的企业,选用职业经理人适宜以“将军式”的帅才为主。但大部分企业在选择职业经理人时,首先想到的是既然我花了很高的代价引进职业经理人,所引进的人才就应该是其职业背景越资深越好,操盘能力越高强越好。然而殊不知,小脚穿大鞋,不但脚累,更对鞋造成很大的浪费。对于职业经理人而言,与职位相对应的审批权是其开展工作的最基本需要,只有官位但没有实权的职业经理人在实践中不可能发挥作用。
 
    笔者两年前服务的一家白酒企业,该企业董事长(老板)对引进高阶职业经理人一直乐此不疲。但所有兴致冲冲到该企业应聘,并准备一显身手的职业经理人无一不铩羽而归。该董事长的用人方式就属于典型的“给官给钱但不给权”类型。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智慧》
美女住酒店一晚结账时账单800元,她抱怨太贵。经理说这是标准收费,酒店附设泳池、健身房和wifi。美女说自己完全没使用,经理说饭店有提供,是她自己不用。女客人打开皮包掏钱付账,但说要扣除经理和她共度春宵的700元,只拿出100元。经理急呼:“我哪有?”女客人:“我有提供,是你自己不用!”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