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12年6月1日由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蔡达标不服判决结果,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此案近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终审判决,认定此案事实清楚,广州市天河区法院一审适用法律正确,处理恰当,对原判结果予以维持,驳回蔡达标的上诉。
根据审判书显示,2009年1月和2010年4月间,真功夫两次从中国银行广州东山支行共计借款1.2亿元,而蔡达标与该行签订合同,对其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2010年9月18日,真功夫召开董事会,并通过决议称:鉴于蔡达标以其个人信用为公司1.2亿元的银行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应蔡达标的申请,公司同意按照其担保金额的30%(即3600万元),向蔡达标指定的银行账户缴存反担保金,待真功夫1.2亿元贷款清偿并解除蔡达标连带保证责任后,由蔡达标负责将反担保金退还予真功夫,反担保金不计收利息。然而,截至2012年2月21日,真功夫已将上述贷款结清时,蔡达标在已知此消息的情况下却仍未退还真功夫反担保金3600万元,该行为已触犯法律。
蔡达标上诉失败,法院最终判决蔡达标应立即返还涉案金额3600万元及延迟利息,且本判为终审判决。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