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公关传播的概念之于河南企业,还有待教化,之所以用教化一词,也是因为河南地处中部,媒体与公关的发展程度依然难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我们从小就听父母因成绩不好,而苦口婆心的对自己常说的一句话,“落后不可怕,只要你好好学习,努力追赶,会有好名次的!”,怕只怕,固步自封。大学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郑州这个城市,先后在餐饮公司、科技公司做市场策划和执行拓展,对市场操作与管理掌握一二,依照个人发展规划,由市场到策划,继而跳槽至地产公司从事地产策划研究,后又加入专业策划公司去把玩各行业项目,拼搏许久,现加盟河南首家公关传播机构-JVS,寄希望有新的视野与企业及媒体间的互动,求上进求发展,期待善缘可得善果!

    在这些年的实际工作和行业发展过程中,也陆续发现一些问题,在此罗嗦罗嗦。河南媒体朋友众多,其中有个关系甚好的哥们,对我抱怨说他遇到了这样的客户,“我是企业的,我有广告,我说怎样投放就怎样投。”其实,最了解这些媒体的人还是他们自己的编辑策划和运营等相关工作人员,还有一部分人员就是公关公司的媒体策略小组的成员,他们对区域内每一家媒体都实施着有效的监测和效果评估,他们都有着媒体的工作经验,对媒体的运营和公关切入信息的捕捉能力都相当强。客户在进行媒体投放理应和媒体人员或公关公司进行细致的沟通,如此更能给出有效的媒体公关投放方案。但上述的客户言论,我也真想说“这些客户真是给客户们争气”。这是我的心腹之语,也是从事策划和公关行业以来,压抑太久难受之极。我想说的是在河南更多的情况是:公关,对媒体是一个“求”字:媒体掌握着话语权,我必须要求着他,多帮企业和产品说好话,少出负面。在稿件发不出的情况下,就只能动用金钱或礼品攻势。虽然都知道这些都不可取。放眼全国,大部分的公关,都是出色且敬业的。也不管是媒体还是公关,更大层面的基调就是合作。为何公关人了解,河南媒体人却为何非要自大了自己呢?

    如果你是同行或类同行,当你继众多项目与媒体的合作之后,你会觉得有种悲哀。这种悲哀之感,是一种渐进积累的结果,不论是纸媒的大河报还是商报今报以及地市的地方报纸,还是网络的大河商都新浪河南及地市网络门户,交道打了不少,喜悦并不多见,悲哀却与日俱增!

    你会接触类似编辑或媒体人员,比如,合作浅谈期,媒体工作人员同样像常规的售卖物品的实体店面营业员一样,把客户就是上帝的口号挂在嘴边,对你百依百顺,更是对自己媒体的实力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夸大的让你眉笑颜开,你觉得把你的媒体事务交给他,那就可以等着大量的客户来找你。一旦签订合作协议和广告投放协议,你让媒体发个稿,他会以各种理由推脱,“我很忙,下午吧!”“你就那么点广告费,怎么这么多要求呢?”“你当初掏的钱太少了!”之类的话,态度蛮横不说,协议内范围事情做的也是拖拖拉拉,尤其变现在网络媒体上,硬广告位是协议的主要内容,至于合作推广的项目都是模模糊糊,比如:“大量的帖子”“多次新闻信息播报”“数次标红头条”之类。如果你恰好有一条重要的新闻需要合作的媒体给你播报,客气的回复是,他忙你等,更有甚者是遭拒绝。他就是那么拽,他是媒体,一个地方也只有那么几家有点影响力,你选择的余地就是那1-2-3个,而他有像你这样的客户1-2-3万个。他,何惧之有!这些时间久了,这类的接触会慢慢多起来。当然,上述这些永远都是“一小撮”。只是蛮横或无礼的有时让人觉得可笑复可怜。

    当然,媒体也是企业,也需要赢利,广告就是他们的命脉。他们产出的产品则是读者爱看,市场需要的好新闻。这时,其实双方的共同点不言自明:媒体的任务是做好新闻,企业则根据这些新闻的好坏,媒体影响力大小的高低而投放广告,强者生存。另外,企业在传播、策划宣传一个公关事件的时候,需要媒体人员抑或是公关人员对公众关注的新闻点挖掘出来,媒体再予以支持。固然企业的出发点再好,或想法再好,没有媒体将其中大家关注的新闻点挖掘出来,大面积告诉读者,就是再好的酒,也架不住要酸掉。

    公关与媒体,媒体与公关,其实是真正的唇齿相依呢。

    你每日 都吻我,为什么不对我好一点呢?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及时沟通》
一个男人在他妻子洗完澡后准备进浴室洗澡。这时,门铃响了。妻子迅速用浴巾裹住自己冲到门口。当她打开门时,邻居鲍勃站在那儿。在她开口前,鲍勃说,“你如果把浴巾拿掉,我给你800美元。”想了一会儿,这个女人拿掉浴巾赤裸地站在鲍勃面前。
几秒钟后,鲍勃递给她800美元然后离开了。女人重新裹好浴巾回到屋里。当她踏进浴室时,丈夫问她,“是谁呀?”
“是邻居鲍勃。”她回答。
“哦,”丈夫说,“他有没有提到还欠我800美元?”
——及时与同舟共济的股东分享重要信息,将会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