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从籍籍无名者,到一名天下,需要多少时间?不同企业的答案“各有长短”。也许需要数十年的筚路蓝缕,也许突飞猛进寥寥数年就可以实现。

    当一些企业在创业之路上爬行或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时,另外一些企业却以奔跑或飞翔的速度将同行远远抛在背后。与前一种企业相比,后一种企业用速度缔造了“快品牌”的奇迹。

    所谓快品牌,就是指那些发展快速、在短短数年就能够从默默无闻的企业迅速成长为行业的领导品牌。中国企业中不乏快品牌,其中一些还是如雷贯耳。虽然身处不同的行业,却都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着或发展过。

    在“迅速蹿红”的商业地产行业,万达是当之无愧的“老大”,用汗血宝马的速度,跑出了一条上升的直线。1999年万达开始放弃足球转向商业地产。2年之后的2001年,他的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长春万达广场诞生。此后不到10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其开发的万达广场遍布中国数十个城市,年收入上千亿。

    万达的一骑绝尘,源于对效率的追求,以速度至上。其整个体系都是建立在快开工、快开业、快拿地的基础之上。每一个项目都是以加速度为准则——从拿地到开业,只需要18个月的时间。

    万达的“快”,既是自身经济最大化的需要,也有一定的政治因素为其作支撑。开发速度快,万达就能够加快现金流的周转,更快获得租金收入,然后在更短的时间里抢占更多的地盘,实现高速扩张。对万达所到之处的当地政府来说,一座万达广场就是一项政绩工程,他们当然愿意快速批地以求工程快速完工,算入自己的政绩之内。本身追求速度,而且又有地方政府为其开路,万达的发展当然是快马加鞭。

    在中国房地产市场,除万达之外,还有一家“万字号”企业,即万科。与雄霸中国商业地产的万达相比,中国住宅市场的“带头大哥”万科要显得“历史悠久”,成立于1984年5月的万科,如同原来的“带头人”王石一般,一向以踏实稳重示人,定位于适合城市白领的中档住宅。但在万科“执掌权”向新一代领导人郁亮过渡时,也被染上了“快品牌”的色彩。

    2004年,郁亮从王石手中接过执掌权,万科开始变得“快”起来,而且很凶猛、极具侵略性:以最快的速度拿地,以最快的速度开工,以最快的速度销售……郁亮甚至还提出一个“5896模式”,即拿地5个月动工、9个月销售、第一个月售出80%,开盘就必须卖出60%。在国家对楼市的宏观调控持续升温之时,郁亮还摒弃了“专业住宅”的定位,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领导万科进军商业地产。

    无论万达,还是万科,“行走”速度虽快,却没有偏离地面,另外一个更快的品牌——蒙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1999年7月,当时还是伊利副总裁兼冷饮事业部总经理的牛根生,和伊利总裁郑俊怀意见向左。被郑俊怀取消“兵权”后,牛根生一气之下,用1000万元注册成立了蒙牛公司。蒙牛初创时,伊利的固定资产就高达几十亿元。9年之后,蒙牛的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比伊利的192亿元,还要高出8亿元。

    尽管被誉为跑出了火箭的速度,蒙牛却不是发展最快的中国企业。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一份记载失败的成功者简历》
这是一位伟人的简历。
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生意又一次失败;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争议员;31岁,竞选选举人失败;34岁,竞选参议员失败;37岁,当选国会议员;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两次失败;51岁,当选美国总统。
他就是美国总统林肯。可以看出,在林肯的一生中,失败占了大多数,但最终他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管理故事哲理
任何人的一生都充满了坎坷与机遇,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越过坎坷,抓住机遇。而我们能否跨越必然经历的失败,就在于我们能否从心态上把失败当作我们奋斗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的句号才会是成功。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