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猛于虎啊!微博让我们这些做企业的人一下子成了弱势群体。”一位身陷公关危机的企业家这样感叹。作为怨言和谣言的集合器和放大器,微博极易让企业对声誉和品牌的管理陷入失控的状态。“危机突如其来,让人措手不及。天气还可以预报,有没有一种技术能给我们预报一下明天的‘微博天气’?”这位企业家无奈地问道。
我很想告诉他,这不是天气变化的问题,而是气候变化的问题——他所面对的是一个天气已经无法预报的气候。这位企业家显然很少留意过“不确定性”、“测不准原理”、“失控”之类的说法。管理、控制的念头在他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不知道或者说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置身于“不确定性时代”,他能够做的只能是如何与已成常态的“测不准”、“失控”相处,不要因为外界的混乱而让自己也心乱如麻、手忙脚乱,不是抵触、回避,而是接纳、拥抱不确定性。
哲学家杜威说,对确定性的追寻是人类的基本欲望,它包含着人类的贪婪和惰性。人类用各式各样的界线、框架和围墙,来消除、屏蔽种种不确定性,获得某种自以为得利的有序感、稳定感和安全感。企业及其管理,目的也是为了保证经营的有序性和稳定。
但现在,用于界定企业的种种界线和围墙趋于消失,内外不再有别,至少已不那么清晰可辨。公司的秘密、隐私只有你自己或少数几个核心人物知道吗?对此,你早已心里没底。那些被你小心隐藏的秘密很可能是一颗不定时炸弹,让你苦心经营起来的业务甚至整个公司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对此,你早已意识到了。
传统管理的基本思维就是控制。企业,就是由角色明确、职责清晰的人按严格的规章、流程来运行的组织。企业单方面创造价值并与企业边界外的人(消费者)进行价值交换。由于企业在信息、知识方面与消费者相比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消费者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只能处于企业的控制之下。
但现在的情形正如你所见,围墙和壁垒逐渐坍塌或消失,企业与消费者在信息和知识上的不对称正趋于对称,甚至出现了反向的不对称。消费者成了“门口的野蛮人”或“门里的野蛮人”。总而言之,控制正在失效。当失控已成气候,如果仍然以控制的心态与无法控制的“天力”去竞争,只能是“妄作”和“妄为”。
人体免受病毒之害有两种方式:一是完全不接触病毒——在病毒几乎无所不在的环境下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很难。可行、有效的方式是第二种,以“接种”的方式,建立更强大的免疫系统,让入侵的病毒丧失杀伤力。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喜欢也最善于与敌人交朋友的总统,对此他的手下曾多有怨言。林肯的回答是:“你们有你们消灭敌人的方法,我也有我消灭敌人的方法,现在看来,我的方法更有效些,虽然看起来不那么轰轰烈烈。”
从中国古代的孙子兵法到当代西方最杰出的竞争理论,都把和平(“不战”、“规避竞争”)作为战争的最高境界。止戈为武,在战争爆发之前结束战争,是值得追求的竞争思维,在与消费者的“竞争”中同样适用。有了这种智慧,人们就可以在纷乱的环境和气候中感受到一种全新的秩序和安稳。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