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3日    易迈管理学习网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沟通是化解危机最重要的工具,贯穿在危机管理的每一环节。无论事前的危机预防,事中的危机管理还是事后的恢复管理,都离不开沟通。放弃沟通,危机管理就无从进行;沟通不善,组织就会在危机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因此,沟通管理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笔者在多年的危机管理咨询与学习 的基础上总结出危机沟通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未雨绸缪。

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只有未雨绸缪才能有条不紊、自信沉着地应对无处不在、随时出现的危机。笔者曾经服务的多家企业就是因为没有准备、没有危机管理预案从而使企业在危机来临手无足措、惊慌万分,只有一整套危机预防系统及危机管理方案才能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2 、及时沟通。

危机发生后,组织应第一时间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时间是最宝贵的,企业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利益相关着进行沟通。危机发生后,公众急需要组织发出声音、了解事情的真相,及时沟通能够展示组织良好的负责任的形象同时也能够很好的避免谣言的产生,多个案例表明谣言产生的原因是组织没有及时发出声音。

3 、主动沟通。

危机发生后,组织应该主动点披露信息、主动道歉、主动赔偿,越主动越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和公众的接受。越被动发出的信息越不能让人信服,越值得怀疑。

4 、适度沟通。

主动沟通的同时应该避免“沟通过度”。不要包揽不属于自己的问题;不要口无遮拦引火上身,也不要随便污蔑同行,也不要自爆猛料,这样做只会使危机升级,向你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5 、有效沟通。

沟通要想有效果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要使用有效语言,要使用你沟通对象能够理解的、听得懂语言,不要使用专业术语和行业用语;二是要么不说,说到的必须做到,笔者曾服务的多家企业在危机开始时承诺过度,而后发现根本做不到或者说做到的成本太高从而没有实现,企业又陷入信任危机。

6 、一个声音。

一个组织只能发出一个声音,危机发生后,无论是最高层领导还是最底层员工都要发出同样的声音,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声音也要一致,否则公众就会认为你不可信。因此危机发生后,要指定特定的新闻发言人与媒体、公众进行沟通,也要对所有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学习 ,告知事实的真相,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员工协助你渡过难关。

7 、运用第三方。

危机发生后,自己说自己往往是不可信的,要依靠独立的第三方也就是权威人士和意见领袖为你说话。你说一百句话的效果不如他们说一两句话的效果,因为他们有影响力和可信度,危机发生后,公众更相信他们。

8 、合作不对抗。

遵循友善沟通的原则,不要与任何利益相关者对抗特别是媒体。危机出现后,要与媒体合作要与媒体进行很好的沟通。对抗只会使危机升级,使危机的影响面更大。

9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公众利益至上,尊重人的的“价值”。善于倾听、换位思考、尊重感受、态度先行,在适当时期表达你的爱心和同情心就能获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