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王琪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企业从成立那天起,就不断的做开发产品的工作,无论是消费品、还是各种样式的服务,企业总在不断拉升产品与同类的差异化,扩大市场的竞争能力,企业很清楚经营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产品开发是否符合实时的消费市场需求和同类型产品的差异程度。

  我曾和几家企业的老总聊,发现很多小企业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不是企业资金不充足,也不是企业缺乏 销售 渠道,但无论怎么开发,怎么销售都差强人意,企业主往往责备销售人员能力差,而销售人员则把罪责推向市场部的推广效果差,市场部人员又归结为推广经费不足等等,这种相互推诿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老板、员工都很无奈。

  很多小企业的产品开发,是老板一句话定下来的,这些老板大多是行业内的老法师,所以他们很自信感觉自己该做什么,该生什么产,但老板们忽略一点,你之前销售的好或对渠道如何熟知,但你不是完全熟悉产品的开发真谛,企业老板开发产品大多照猫画虎,不考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前段时间我和一家公司的老板聊天,他很苦恼产品不断开发却遭到市场上冷遇,他说他注重设计,注重渠道利益等,但还是市场发应很差,在他详细的描述产品开发经过时,我感觉他的困惑源于他自认为太熟悉终端消费者,产品开发时他将他的所有消费者全部纳入他的每款产品的受众对象,这就是他失败的最终原因,产品开发要遵循科学的态度,不能做一刀切。

  产品开发的顺序是先做市场消费群的归类定位,然后根据这样的定位和自身的实际核心能力做产品开发,而超越自身能力的产品开发,就犹如5、60年的大跃进,必将被市场遗弃。而现在很多企业的开发是先做产品定型再找消费市场,本末倒置,不是说不可以,但产品有了基础构思后一定要结合市场,对产品重新论证,包括价位,成本的掌控。

  我现在在一家世博特许生产企业,我在产品开发中一直认真了解世博渠道的特殊性,错综复杂消费者心态,甚至时间间隔的不同等因素,有了明晰的开发流程思路所开发的产品就经得起市场的检验,事实证明一款对路产品在同行看来另类却在2个月里取得千万效益。

  在人员要求上,产品开发人员需要有综合的知识,而很多企业(但有些专业性企业必须需要专才)则狭隘的认为只有此行业做的人员才适合本企业的产品开发,这确实是一个误区,有行业从业经验者不能说他具有产品开发能力,所以,企业选才上不要过于表面。

  企业无论怎么开发产品,企业主的决策很关键,再好的开发人员,开发再好的产品如果的不到老板的支持与理解,而是老板固执己见,归结还是0…….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及时沟通》
一个男人在他妻子洗完澡后准备进浴室洗澡。这时,门铃响了。妻子迅速用浴巾裹住自己冲到门口。当她打开门时,邻居鲍勃站在那儿。在她开口前,鲍勃说,“你如果把浴巾拿掉,我给你800美元。”想了一会儿,这个女人拿掉浴巾赤裸地站在鲍勃面前。
几秒钟后,鲍勃递给她800美元然后离开了。女人重新裹好浴巾回到屋里。当她踏进浴室时,丈夫问她,“是谁呀?”
“是邻居鲍勃。”她回答。
“哦,”丈夫说,“他有没有提到还欠我800美元?”
——及时与同舟共济的股东分享重要信息,将会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