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4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清清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11月23日,京东在北京宣布,京东物流将以品牌化运营的方式全面对社会开放,包括仓配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京东快递服务和京东物流云服务的三大服务体系,以及七大物流产品。京东方面强调,除中小件、大件、生鲜冷链三张物流网络之外,京东物流还将同时提供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物流云、供应链金融、国际供应链等增值服务。

事实上,京东并非业内首家开放物流服务的企业。苏宁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早在2015年,苏宁便将打造了20余年的物流体系对外开放,对苏宁易购平台商户、上游供应商及社会企业等放开商品供应链、物流和服务能力。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生鲜电商平台易果生鲜创立的冷链物流公司安鲜达也于2015年11月正式剥离,作为开放公司为生鲜食品类商家提供生鲜配送方面的一体化服务。

“物流开放肯定会成为一种趋势。”易观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庆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以冷链物流为例,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手段和内容比较单一,平台企业则更加了解消费者购物习惯,再加上无论仓储配置、布局、温控、配送路径等与第三方不相上下,综合下来会有一定优势。在这个情况下,平台企业选择将物流开放,一方面将赋能商家,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企业自身增收。”

智慧物流开放

自建智慧物流的“战火”,今年烧得尤其旺。

今年5月,京东成立X事业部,布局智慧物流领域。10月26日,京东向外界展示了由其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物流仓储系统——“无人仓”。这套系统由机器人、人工智能算法和数据感知网络打造,其中部分技术已应用于京东“双十一”物流配送中。

紧接着,11月初,苏宁打造的雨花二期智慧物流仓库“苏宁云仓”亮相。据介绍,这个被称为亚洲第一、世界前三的智慧物流基地,在仓储规模、日出货量、自动化水平等整体科技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方面都打破了亚洲物流行业的纪录。

电商企业在自建智慧物流上的“秀肌肉”,不仅仅是吸引消费者前来买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物流服务能力在到达一个时点时,也有可能变现,变现的途径之一就是物流开放。

根据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苏宁物流以服务供应商、菜鸟业务为重点,带动了物流收入同比411.11%的增长。中金公司此前的研报中指出,苏宁云商的互联网转型已经进入加速蝶变阶段,物流、金融等核心资源价值的快速货币化将助推公司尽快实现经营性盈利。

对于一直亏损运营的京东物流而言,将物流开放是必然选择。“京东物流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首先是配送速度和时效较强,其次在大数据智能化、网点布局、运力等方面也具备相应能力。”张庆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但记者同时注意到,苏宁云仓的仓库存储能力已达到约为2000万件商品,日发货量181万件,人均每小时可完成1200件商品的出货。苏宁方面称,这是电商行业全球最大、技术领先的全自动化物流仓库。在此基础上,苏宁在今年“双十一”期间推出“迟到就赔”服务,最高赔付50元。

京东则对外透露目前仓库总面积约550万平方米,但记者未了解到其日发货量、每小时出货件数等具体数据。围绕上述物流开放能力相关问题,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商城运营体系负责人王振辉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直言,京东能够为商家带来的物流服务,并不仅限于物流配送本身,而是囊括金融、资金流等方面的商流合作,“我们将来的发展是整合电商、金融、大数据、技术等各方资源的生态系统。”

物流暂时不会独立

在今年第三季度财报中,京东宣布了京东金融的重组事宜,并出让其持有的所有京东金融的股份。而在京东物流对外开放的消息传出后,业内人士也有传闻称,京东物流或将同样从京东集团拆分。

事实上,物流系统独立并非没有先例。曾作为易果生鲜旗下冷链物流公司的安鲜达,以独立公司形式加以运转,就是一例。

但王振辉明确表示,京东物流没有拆分计划。“京东首先考虑的还是体验,未来围绕智能商业体布局,智能开放是核心的战略方向。本次品牌发布是向外界宣布京东物流全面对外开放,关键点在于开放和智能。”

王振辉表示,京东物流对商家仍将维持补贴状态。“双十一期间京东拿出5亿元补贴商家。目前京东物流还是投入期,京东也会长时间投入这个业务。”

赛迪智库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陆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京东的主营业务为电商平台交易,与物流业务有强关联性,如果将物流拆分,将面临税务等方面的额外支出。也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相较于金融、平台服务费收入而言,物流服务收费增值速度较慢,因此作为京东电商大生态的一环,难言拆分事宜。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