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21日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各种产品接连兴起,与此同时各种实际和不实际的概念也层出不穷。于是自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评估一个尚未成熟产品的前景?

这个问题有很多角度可以探讨,相信每个产品经理、项目负责人、投资人都会有其不同的看法。但日常操作之时,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一层层梳理业务、收集挖掘数据,更偏好于从五个标准来去看待。

这五个标准是:

一、是否切实满足一个足够量(质量*数量)的市场需求。

二、满足需求的方式在客观条件下是否能够实现。

三、在需求解决的基础上,能否建立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型。

四、市场上已经存在、或潜在存在哪些竞争对手和威胁,能否对这些竞争对手形成优势。

五、团队的综合素质,是否有一个坚强的领导,团队有围绕既定计划的执行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产品的本质,是对具体需求的解决方案,那么究其本源,该方案是否有其需求价值,是否在同类方案中具有竞争力,就决定了产品生存的基础。我们可以结合具体案例来阐述。

例如,微信是如何做到接近80%的装机量和300亿的独立估值呢?

一、微信作为基础设施级的产品,面向的是全年龄端的数亿的智能手机用户。相比于短信,不仅免费,能收发语音,而且具有多场景下的拓展能力,对于用户然言是一个低成本、高能力,直接命中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二、微信爆发之时,智能手机和网络环境已经趋于成熟,同时腾讯具有大量社交用户作为基础量,产品模式上也有Google Talk、米聊作为先行者做了初步验证。除了电信运营方面和一些内部阻力,微信在实现和发展上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实现基础。

三、盈利模式,虽然微信本身并不收费,但基于海量的流量和入口属性,在上面开启一个入口,就能承载无限可能,具有巨大的盈利空间。

四、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国内的产品,从用户体验、流量资源、推广资源等诸多方面综合比较,没有人能和腾讯掰手腕,国外的应用,GoogleTalk和Line被墙,Whatsapp水土不服,同期也没有人能和腾讯进行正面对战。

五、张小龙是中国最顶级的产品经理,腾讯是国内产品文化最先进、综合实力最强的互联网企业。团队上具有极强的优势。

结合以上五点,我们可以论证微信为什么取得如此爆炸式的成功。

同样,2014年一度在互联网上造势非常成功锤子,为什么为很多互联网人士感兴趣和看好,最终销量上却不进入人意?

一、上市价格高,隔离了普通人和屌丝市场。目标人群虽然购买力强,但是购买欲望和规模远低于预期。需求的基础量级太小。

二、后期因为用户量上不去大幅降价,价格回到了人间,但却伤害了前期用户群体。

三、初创对上下游形成较强议价能力较弱。同时虽然采用了差异化竞争战略,但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威胁较强。难以形成强竞争优势。

四、团队关键人物之前缺乏行业经验,团队组建不久,磨合需要时间,为项目带来前期风险。

相比之下,早期的小米,为何在舆论下如此屌丝,却还能茁壮成长呢?

一、以低价高配为卖点,虽然用户价值不是非常高,但胜在基数庞大,同时“发烧友”在互联网上有相当的传播能力。

二、和同期产品相比非常好用的MIUI+同期非常高的性价比,需求解决直接、粗暴,清晰、易理解。

三、团队虽然是跨界搞硬件,但是阵容极其豪华,又有雷军这一IT界和资本界的老司机掌舵,技术、营销经验非常充足。

综合来看,在这五条标准中,小米没有任何明显的短板,为其后期蓬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上浅见虽然难脱事后诸葛亮的嫌疑,但抛砖引玉,希望通过以此启发读者更深入的思考。同时本文更多地描述的是一个模糊的联系,并不是检验所有东西的黄金标准,供参考。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从商人到副总统之路》
 1888年,美国银行家莫尔当选副总统。他曾是一个小布匹商人,从一个小商人到副总统,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快? 
 莫尔说:"我做布匹生意真的很成功。可有一天,我读了一本文学家爱默尔的书,书中的一段话打动了我,书中是这样写的:一个人如果拥有一种人家需要的才能和特长,不管他处在什么环境什么角落,终会有一天被人发现。这段话让我怦然惊动,冥冥中我觉得自己应该走向更广阔的空间去发展。这使我想到了当时最重要的金融业,于是,我不顾别人的反对,放弃布匹生意,改营银行。在稳妥可靠的条件下进行运作,许多人和企业都愿意找我,因此我经营银行十分成功,最终成为金融巨头。 
  
  点评:俗话说:"有智吃智,无智吃力"。一个人立足于社会,说到底只有用智和用力两种谋生手段,要么靠一身力气,要么靠自身的智慧,智慧往往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