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农民日报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让农民种油菜也有高收益

  ——记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林果所所长、研究员孙超才

  本报记者 徐盘钢

  有这样一个团队,为了使我国的双低油菜研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他们历经多年努力,终于育成了甘蓝型双低油菜“ 沪油 (5540,-28.00,-0.50%) ”系列新品种,其中,“沪油15”是上海市第一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和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被科技部和农业部列为国家级成果重点推广品种之一,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就是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林果所所长孙超才研究员领衔的上海市农科院先进集体——作物所油菜室团队。

  1993年,孙超才在担任油菜研究室主任期间,他专心从事油菜专项攻关研究,大胆提出了“双低油菜育种要以抗病优先,主攻高产、品质纯合”育种技术路线,使双低油菜育种走上快速发展轨道。经过7年的刻苦钻研,他先后育成了2个低芥酸油菜品种、6个双低杂交种品种。他发现的“隐性核不育”油菜研究思路得到有关专家的认可,专家认为“该项研究解决了油菜杂交种制种的世界难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孙超才长期从事油菜遗传育种和油菜新品种示范推广研究,油菜育种试验由最初的20余亩,发展到2005年高产示范方达到95个,高产试种面积达31499亩,亩产180公斤。近年来,他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推广种植的油菜亩产250公斤,最高达到319.3公斤。2001~2006年期间,“沪油”系列新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市种植推广面积达2800万亩以上,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15亿元。

  20多年来,孙超才始终怀着“使农业增收,让农民致富”的美好心愿,他每年冬种前在沪、苏、浙、皖、鄂等长江中下游油菜种植区举办双低油菜高产配套技术学习 ,耐心细致地向农户传授油菜种植知识,为这些地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孙超才培育的油菜品种芥酸含量已从原先的45%下降到1%。目前,孙超才培育的油菜新品,在长江流域种植了近800万亩。从2001年至今,已累计推广达3000万亩,为农民带来收益近18亿元。

  有人问孙超才:“你在研究双低油菜中最难的是什么?”孙超才回答:“最难的是如何让农民接受双低油菜的种植。我们要让农民接受种植双低油菜,享受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

  1999~2002年,孙超才带领油菜室的科技人员先后赴上海市郊区、浙江、安徽等地,为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户举办技术学习 40多次,受训人员达2000多名。受训农民种植的沪油系列双低油菜,亩产超过220公斤,每亩增值100元,达历史最好水平。

  现在,农民争相种植孙超才的油菜新品。六年前,“沪油15”培育成功,孙超才在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试种2.4亩示范田,亩产量最高达266.5公斤,较普通油菜翻了一倍。
 

  如今,孙超才的眼光又落到了生物柴油上。他说,生物柴油是再生能源,油菜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是制造生物柴油的好原料。培育含油量高的油菜品种,降低生物柴油的成本,既可解决能源问题,还能给农民带来更大的收益。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要害与敏感关键点》
公司在男厕小便池上贴了一纸条:“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结果地上仍有许多尿渍。后来公司认真吸取教训,纸条改成:“尿不到池里说明你短;尿到池外说明你软”,结果地上比以前干净许多。

启示:有时扬其长不如揭其短!给客户的提案要具体并准确地切中其要害与敏感关键点才有效。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