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常务理事 《做真正有效的管理者》《培养成功的习惯》 《全面建设企业执行力体系》《组织行为学》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0年07月09日    程建岗 博客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一提到绩效目标设定,各路培训大师就会提及“SMART原则”(即目标一定要明确(S),可测量(M),可实现(A),具有实际意义/现实相关性(R),以及有时间限制(T))。
但是,真正具有实战经验的人都知道,SMART原则其实在指导绩效目标的设定上,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如果拘泥于这一原则,甚至可能会成为企业真正实现经营目标的重大障碍。
原因很简单,虽然SMART在检查目标陈述是否清楚方面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它在判断目标本身是否正确上几乎毫无作用。制定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很容易,但制定出来的却并不一定明智。而且,更为糟糕的现实情况是:SMART原则常常成为鼓励人们制定低目标的借口。人们往往会以其中的“可实现”(A)和“具有现实相关性”(R)原则为托辞,为自己制定最容易实现的目标提供“合理依据”。
而实际上,只有那些有挑战性的、让人赶到紧张甚至一定程度焦虑、激动、兴奋的目标,才能鼓励人们付出最多努力,获得更佳表现。
埃德温·洛克和盖里·莱瑟姆在两位教授在总结了自己35年的研究成果后发现:
1. 在实现目标方面,双方商定还是由领导指派差别不大。
2. 公开宣布目标会增加个人的投入。
3. 时间表紧张比不赶时间更能带动快速的工作节奏。
4. 目标高一些比低一些效果好。目标定高一点或难一点效果更好。
5. 比起敦促人们拼命努力,指定具体的、困难的目标总是更容易提升表现。
其实,如果一定要为目标设定选择一个有效的指导原则的话,那么多花点时间去思考到底什么才是对组织目标实现最有价值、最能激发自己动力和潜力的目标,或许是更重要的指导原则。如果盲目遵从“SMART原则”,你可能最终只是得到一些“表述清晰但价值有限”的目标而已。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发人深省。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知臣莫如君。”桓公:“易牙如何?”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桓公:“竖刁如何?”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桓公:“开方如何?”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桓公:“鲍叔牙如何?”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隰朋如何?”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程建岗课程
程建岗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