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角色心理即变心板,王龙教授形象的把公交车上的脚踏板比喻成变心板,脚踏板转换了人的角色的瞬间,人的心理都会产生相反的变化。当你在脚踏板下面的时候,你是等车的人,你肯定想:里面还有那里空,怎么不挤一挤呀,想的同时还会顺手推推前面的人,挤进去。而当你挤上车后,你的角色就是乘车人,你会看着下面的人想说,挤什么挤,你没有看到都战不下了么。这就是角色心理转变。要解决这样的心理就必须站在对方的角色为他想,人家才会站到你的位置上。
第二:紧张的工作需要各个程序帮助缓和,就是紧张缓和心理。比如任何接待工作的程序就是认真听、记笔记;送水递表格;研究过程;程序复杂化;功过分开说。这样就能让激动紧张的人能从激动地情绪中走出来,缓和的面对事情,那么再严重的事情都会将会减轻。
第三:自我求证。简单的就是夸人上树,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也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第四:晕轮效应。67%的人都会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第五:算命的心理术。算命的怎么说都准,因为你去算命就代表你相信他所说的。
第六:错误的前提暗示。王教授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就是在美国考驾照的时候,教官会问:如果遇到人和狗同时在路中间,你是撞人还是撞狗呢?一般的人听到这个问题都会说撞狗吧,可是还有第三种选择呀,踩刹车。就是这种错误的前提条件导致人们不能想到第三种合理的方式。
第七:人只有有了共同的体验后,才会自然地认同,与陌生人打交道就是要找到两人的共同点,并且是要对方感兴趣的。这就是体验认同心理现象。
第八:正义的假面具。这个不难举例,考古学家和盗墓贼其实两个的性质都是挖古人的墓,而前者被冠以正义的光环,后者就是万恶不赦的盗贼。这只是由于前者打着个正与的旗号,为了国家的前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