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EMBA特聘讲师 实战派人力资源专家 中国人力资源中心特聘讲师 《基于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九型人格与高效团队建设》《中国式情境领导》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16年07月31日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许多明智的领导只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询问员工的感受。当他们问这个问题时,往往能够得到宝贵的信息,这有助于留住人才,并使生产率达到最优。
 
“你上一次了解员工的想法,以及询问他们对工作的感受,是什么时候?”对于这个问题,大多数领导者恐怕都回答不出来。
 
根据盖洛普公司最新的“全美职场状态”(State of the American Workplace)调查,70%的美国员工对工作不投入。那些回答不出上述问题的领导者,忽视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关键信息,更不用说培养人才了。
 
尽管有关职场投入(Workplace Engagement)的统计数字很糟,但仍有许多明智的领导者做了这件很简单的事:他们询问员工的感受。
 
游戏零售商“游戏驿站”(GameStop)的人力资源主管丹尼尔·帕伦特(Daniel Parent)正属于这类主管。他懂得了解团队状况,他的日程表上经常出现这样一件待办事项:“询问员工工作是否开心,以及我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更开心。”
 
根据多年经验,丹尼尔发现,只要询问团队成员以上两个问题,就能让员工明白领导是支持他们的。而且,丹尼尔还能了解员工真正面临的问题,并为他们指明方向。了解团队动机后,领导者就可以帮助员工提高绩效,而且也能提升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
 
上述问题同时扮演早期预警系统的角色,可以让领导者在问题变得过分棘手之前进行提早处理。以珍妮佛为例,她非常想要成为好员工,但她最近才生完孩子,“职场妈妈”这个新身份给她带来很多挑战。
 
她休完产假回来工作不久,丹尼尔和她的谈话令她印象深刻。丹尼尔问她工作时是否快乐。她坦承,设法同时兼顾两种角色,让她觉得很吃力。
 
得到丹尼尔允许后,珍妮佛得到了更多时间和刚出生的孩子相处,这样,她就能把工作之外的时间用于全身心地照顾孩子。这改变了她的处境。他们共同讨论出符合双方需求的安排。通过定期沟通,丹尼尔确保珍妮佛的工作表现符合甚至超出了预期。丹尼尔表示:“如果我没有问她,就根本不可能知道她的困扰。”
 
丹尼尔又提到另一例子,那位员工将公司需求摆在个人利益之前。有次开会前,她告诉丹尼尔她要去看牙医,所以必须在四点会议结束时就离开。到了四点十分,讨论仍很热烈,会议丝毫没有要结束的迹象。丹尼尔小声告诉她,可以现在离开去看牙医。她露出了感激的微笑,悄悄离开会议去看牙医……
 
人们不是为企业工作,而是替上司工作。曾有一位员工告诉丹尼尔,正是因为他,所以才留在游戏驿站。“这些优秀的人才,随时都能在别处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在丹尼尔看来,他只花了一点时间来询问员工是否开心。然而,相较于员工离职,就必须花费较大成本重新招聘。这小小的投资获得超值的回报。
 
假设你的团队成员都是表现优异、高度自我激励的人才,你非常希望留住他们,那么,以下计划可帮助你监测并提高他们对工作投入的程度:
 
 在日程表固定(每个月或每季度)都写下相同的待办事项,也就是要询问员工工作是否开心,以及你要怎么做才能让他们工作得更愉快。不要等到年度总结时才问这些问题。
 
确保沟通渠道顺畅,以便在问题彻底恶化之前,为他们提供支援并解决问题。
 
帮助所有团队成员管理自己的专业职责,让他们能兼顾个人需求,以及在上班期间能够专心工作。
 
 持续询问近况。不要以为只要向员工询问一次是否开心,就能掌握所有信息。职场内、外的环境会持续改变,感觉也会随之持续改变。
 
请记住,各种关系都是建立在一连串的短暂时刻,长期累积之后会产生重大影响。体贴地让某人去看牙医,本身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它肯定了员工个人需求的重要性。整体来看,很多小动作累积起来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你应该要鼓舞他人,而不是打击他人的士气。
 
正如丹尼尔所说,询问员工的情况如何,是为了留住人才。他定期和员工沟通,因此,知道哪些是激励他们的动力,以及哪些是他们必须克服的挑战。了解到这些信息之后,他就能用顶尖团队成员最看重的方式来奖励他们——这要视员工的私人和职场生活的变化而定。
 
如今,丹尼尔所获得的回报,就是他的团队成员在高投入、高效率工作的同时,还很快乐。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卖菜中的销售学问》
在一菜摊前看见两堆菜。买:“这边多少钱一斤?”答:“1块。”再问:“那边呢?”答:“1块5。”问:“为什么?”答:“那边的好一些。”于是买了1块5的。后来发现摊主快速把1块的一分变成两堆,很快1块5一斤的又都卖光了。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李佳眉课程
李佳眉观点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