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27日    财富中文网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因为内向型创业者往往具备一些独特优势,比如他们更加慎重,更愿意聆听他人观点,为人谦虚,更善于应对不确定性,适应独立工作等等。

 

盖茨、巴菲特是铁证 内向的人也能当好领导

  我们很少看到“性格内向者”和“领导者”同时出现在一句话当中。毕竟,人们通常的观点是,外向者能够成为优秀的公共演说家和社交能手——这是CEO和组织领导者必备的两种技能,但内向者并不具备这些能力。事实上,《今日美国报》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65%的高管认为内向是一种领导力障碍。

  有趣的是,这篇文章同时强调,约40%的领导者实际上属于内向型性格——他们只是更擅长让自己适应情境要求。比尔· 盖茨、沃伦· 巴菲特和查尔斯· 施瓦布都是“性格内向者”。

  如果你正在考虑创业,但认为自己并不擅长交际,你应该知道下面六个关于内向者的事实:

  1. 性格内向者更慎重。

  性格外向者往往对回报更加敏感,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冒险。与之相反,性格内向者则会选择更加慎重的方式。所以我们经常听到外向者说:“我们行动吧!”而内向者却会问:“我们确定这样做是正确的吗?”

  知道这一点为什么会成为创业的优势?因为对于任何创始人而言,承担风险就像一个“成人仪式”,但性格内向者却经常会感到左右为难。你可能要权衡不同的选择,在是与否、做与不做之间摇摆不定。现在,你知道了背后的原因。

  了解自己在进行决策时具有怎样的倾向,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而创业者每天都要做出有影响力的决策。其次,尽管每家初创公司都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才能向前发展,但它同样需要慎重地处理资本和资源。

  2. 性格内向者在倾听中学习。

  在社交场合,性格内向者不会进行华而不实的闲聊。他们在开口之前,会专心致志地倾听和吸收他人的话。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他们不会考虑自己要说什么,而是通过用心倾听来学习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此外,畅销书作家、Quiet Revolution网站的创始人苏珊· 凯恩认为,内向者都热爱学习。性格内向者属于内在驱动型,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寻求内心的满足,并不考虑是否达到外部的标准。试想一下,这会对绩效标准产生怎样的影响?

  3. 性格内向者会利用他们的含蓄个性。

  是否还记得这样的情境:在学校里,总是有几个学生滔滔不绝地发言,突然一向沉默寡言、性格腼腆的小约翰尼打断了谈话?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所有人都转过头来,敬畏地看着小约翰尼说话。这便是典型的性格内向者利用其“在场”力量的例子:这一刻他们是全场的焦点,他们沉着冷静地发言,这将在其他人心目中树立一种积极的形象。

  4. 性格内向者为人谦逊。

  我并不是说性格外向者便不懂谦逊,但性格内向者对自身的能力和成就有更准确的认识(不要将谦逊与低估自己混为一谈)。谦逊需要人们具备承认错误、缺点、知识差距和局限性的能力——这些是推动生活和事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谦逊也意味着以开放的心态倾听新的观点,或接受对立的信息。

  5. 性格内向者能够应对不确定性。

  相比性格外向者,性格内向者对外部激励的敏感性更低,因此,他们更擅长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工作,并能抵御自暴自弃的冲动。性格内向者更有可能坚持找到最初并不明显的解决方案。

  不相信吗?或许你会相信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的话:“我成功并不是因为我聪明,而是我花了更多的时间来考虑问题。”

  你或许说我是疯子(你绝不是第一个),但在不确定性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找到确定性将为任何一位创业者增加成功的砝码。

  6. 性格内向者能适应独自工作。

  即便你通过合伙或合资的方式创建一家公司,你在职业生涯当中也一定会遇到独自工作的时候。内向者更愿意独自工作,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才能最专注于工作。

  对此,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 沃兹尼亚克这样解释:“我见过的多数发明家和工程师就像我一样——他们性格腼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他们独处的时候,工作最有成效,可以控制一项发明的设计。我要给你的一条建议是:独自工作,尽管这可能有些难以接受。独自工作的时候,你能够设计出革命性的产品和功能。”

  所以,内向型领导者比外向型领导者表现更差,只是一种误解而已。不论你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都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个性优势,领导公司向前进。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微软,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科技公司,也是世界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机软件开发的先导,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1975年,公司总部设立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Redmond,邻近西雅图)。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
阅读更多【微软】公司相关文章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