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华为辞职门阿里创始人辞职,突然想把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谈谈。

    华为辞职门事件发生在2007年,那时华为出了一个政策就是希望工作满了8年的员工考虑辞职然后再到公司应聘。那时正是风头浪尖,因为新的劳动法即将颁布。于是很多舆论的批评意见都指向了华为,特别认为这是华为规避劳动法的一个举措。当然,到底这事的背景是什么,无法说明,但时间上的确有些机缘。

    巧合的是,最近,阿里创始人集体辞职,然后也在公司继续应聘。马云说:这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希望抛开从前的荣誉,从新开始…… 

    不论阿里说得多么好听,这两件事情还是非常有共性。比如,都是对公司老员工,在形式上都是先辞职然后应聘,一切从零开始。这在职场或者职业环境中应该与“返聘”的形式很类似,就像现在很多事业单位,比如,一些人才中心就经常返聘一些从人事部退休同时业务娴熟的老员工继续服务。

    虽然,这次阿里辞职门主要集中在创始人身上,但可以预计,这样的政策必定会在阿里逐渐展开,慢慢地会渗透到中层员工和基层员工。这些创始人都不过是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罢了,免得被人称呼为“啃新一族”,这样的话对一个企业是非常不利的。

    不过在这件事处理上,也体现出了马云的技巧。马云,有个特点,他在公司业务上采取的策略一般都是很“凶”,很“狠”的,但是在对待员工上,他总能表现出足够的“软身段”,看上去能充分地激励员工。

    这点的确和华为不一样。回想一下,如果当初华为也首先从管理层开始这项政策,估计给外界的舆论效果就非常不一样了。但毕竟华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阿里是后来而为之,自然有了经验。

    华为辞职门与阿里创始人辞职,尽管它们在做法上有些不同,但效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要充分激励员工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让老员工知道危机感,不要以资历自居,同时让新员工看到机会的希望,以及公司采取的平衡政策。没有永远的关系,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放在哪里都适用。不论是创始人,还是8年以上的老员工,都越来越成为新型企业和公司的“痛”。经验固然很重要,但时间长了,久了,经验就会成为固执、顽固、不求其变的习惯,以致不利于激情、创新和进步。

    没有激情、创新和进步,对于一个人和一个企业都将是致命的。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