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李星言 新闻晚报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金融危机爆发后,“弹性用工制”开始被许多企业采用来应对经济不确定性。但昨天一项调查显示,随着目前经济回暖,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企业已认可弹性员工。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会成为“后危机时代”的一种重要用工方式。

  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不少企业出于压缩成本、灵活应对业务量的需要而尝试弹性用工制,一些遭遇降薪或裁员的职场人则将这种制度视为有效的过渡措施。但昨天万宝盛华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当经济回暖、招聘形势重新走热后,弹性用工制并未淡出职场,反而得到了更多企业和员工的认可。在受访的4050家中国企业中,有将近1/4的企业认为,包括非全日制员工、派遣员工、外包员工和第三方顾问等在内的“弹性员工”已经成为企业人力配置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显示,企业应用弹性员工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业务旺季对人员的需求,其次是提高企业用工灵活度,以及外包非核心的业务。除此以外,采用弹性员工还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搜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填补产假、病假等突发职位空缺,以及将其作为录用长期员工前评估的途径等等。

  “《劳动合同法》实施两年以来,弹性用工开始逐渐进入企业人力配置的范畴,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弹性用工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好处,同时对弹性员工的认同感也逐渐提高。 ”万宝盛华相关负责人袁建华表示,“经历了这轮金融危机之后,企业在招聘长期员工方面更加谨慎,在人力配置方面开始倚重长期员工与弹性员工的结合来保持较低的固定人力成本,实现少花钱,多办事。 ”

  “这次金融危机使雇员的忠诚度受到了考验,而年轻员工也不再安于朝九晚五的工作方式,企业也想提升灵活性,因此在‘后危机’时代,弹性用工制受到企业和员工的双重欢迎”,一名业内人士分析。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鞭策》
[故事]拿破仑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分析]对待自觉性比较差的员工,一味的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让他感受到“萝卜”的重要,有时还离不开“大棒”的威胁。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他们进行威胁,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自觉性强的员工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