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近些年来,有许多企业推行了“员工持股计划”。更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投资商的要求下或在一些讲授“留住核心员工”之类课程的学习 师的“游说”下,也有了让员工持股的计划或冲动,因为它们的老板听说并相信:让员工持股将是大势所趋——只有让员工持股,才能留住核心人才,才能解决员工管理的核心问题。
 
    所谓“员工持股计划”,就是让公司的管理岗位和重要技术岗位的员工,以及企业寄予厚望的骨干员工或新员工,持有一定比例的公司股份。他们所持有的股份既可能是公司要求他们象征性的掏钱购买的,也有可能是公司白送给他们的。
 
    企业让员工持股的目的非常简单:意在留住核心人才,并激发起员工的工作意愿。因为从“逻辑”上讲,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后,意味着员工就是公司的股东了;在这个意义上讲,员工在公司里工作就是为自己工作;既然是为自己工作,员工就会全力以赴,就不会想着要跳槽了……
 
    然而据我所知,大多数已经采取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推行这一计划的效果是差强人意的。先来看一个例子。
 
    上海有一家民营企业,2004年开始创业。在其创业的第一天就实行了员工持股计划:所有的管理岗位的人才、重要技术岗位的人才和公司寄予厚望的新人,公司都会与之签订一份股权赠予协议。员工们所持有的股份从1万股到30万股不等,全部不需要员工掏一分钱。该公司成立前三年,这一招还真的有一定的效果:绝大多数管理层成员和技术骨干没有离职。可以,从2009年开始,便不断有管理人员放弃股权而选择离职,直到今天,股份已经不再是员工离职的障碍了。问题还在于,虽然该公司已经意识到股份这根“绳子”已经“捆绑”不住员工了,但公司却不得不继续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因为,如果取消并无效果的员工持股计划,便会大大失信于已经持有股份的员工,而新来的员工如果不持有一定的股份,他们就会感到不公平……真所谓的“骑虎难下”、“无可奈何”。
 
    我以为,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作用:
 
    1、在企业发展现状不佳和前景堪忧的情况下;
 
    2、在企业给予员工的 薪酬 待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情况下;
 
    3、在员工的素质普遍偏低的情况下;
 
    4、在企业的管理文化不能凝聚人心的情况下;
 
    5、在企业不善于发展员工的核心职业能力的情况下。
 
    在上述情况下,推行所谓的“员工持股计划”不过是管理的花架子,不产生理想的效果是必然的,尤其是当一位员工所持有的股份仅为百万分一、千万之一时,会有什么效果呢?你是员工,你也一定会这样想的。
 
    我进一步认为,与其让员工持股,落得个员工并不领情,还不如“帮助员工发展职业”。因为帮助员工发展职业不仅可以留住员工,而且可以真正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帮助员工发展职业,即便公司的发展状况并不怎么好,管理也并不怎么先进,员工依然会努力工作,因为员工是为自己而工作。当所有员工为了自己而努力工作时,企业自然会趋于好。所以我认为,帮助员工发展职业比单纯让员工持股的效果要好上一百倍。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风险》
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境界思维: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