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总裁网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新春伊始,用工荒不可避免地再次笼罩了整个劳动力市场。为解决这种招工难的局面,政府、企业和各类社会机构都竭尽招人之能事,想尽一切手段,可是效果依然难如人意,最大的可能只是缓解了企业阵痛,麻痹一下企业一直紧绷的神经。而企业用工“没有最荒、只有更慌”的事实说明:一切应对用工荒的手段和方法都是头痛医头、治标不治本。
 
    长期以来,社会都把用工荒归结于计划生育导致的适龄劳动人口下降,还有专家认为是“结构性缺工”,其实,这些都是屁话,更是一种误导。看看千军万马去挤“公考”的独木桥就知道了,看看社会普遍的就业难现象就不难知道答案了。
 
    为找到永久性解决问题的答案,2月23日,应佛山电视台之邀,资深战略运营专家、新优道管理顾问机构总裁姚绍龙老师随着电视镜头一道,走进了当地的华禹彩印、康荣陶瓷等制造型企业进行了现场专项调研,这些企业都是当地的用工大户,在人员稳定上一直遭人诟病。但奇怪的是:这次他们的员工新春按时 返厂率都在95%以上,根本就不缺工,更没有遭遇招工难,虽然未过大年十五,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综合这些企业的经验,再根据姚绍龙老师多年的企业咨询辅导实践,我们其实不难得出结论:要解决用工荒,还得先打破传统思维,企业要“从经营产品向经营人才转变、从天天招人向用心留人转变”;而社会则要“从创业思维向职业思维转变”,否则,必将使用工和就业陷入恶性循环。
 
    先说“从经营产品向经营人才转变”吧。在99%的中国企业里,一直以来都是只重产品、只投资设备,愿意在员工身上投入的企业则是凤毛麟角,这就导致很多员工始终无法实现职业化提升和兑变,年年都是王小二,员工队伍自然也是极不稳定,中国企业的产品始终缺乏附加值,始终在低端市场徘徊。这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了。而经营企业实际就是经营人才,要做一流产品就必须培养一流的员工队伍,这是一种最基本的管理常识。
 
    再说“从天天招人向用心留人转变”。很多企业在缺工时几乎全员出动去找人,可是,却忽略了“留人”这个最基本的要素,内部 人力资源 管理粗放,对员工也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和尊重,导致员工缺乏归属感。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会为员工进行职业规划,让员工看到未来;建立健康公正的 企业文化 ,以文化人,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实施规范化管理,让员工感到一种职业安全。佛山华禹彩印就是这一方面的典范。
 
    再说“从创业思维向职业思维转变”。现在,全社会都在鼓励学生创业,可是,大家却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一个连基本的职业积累、社会积累都没有的小青年,怎么可能担负创业的重任?一个连半点人生阅历都没有的年轻人,又怎么去应对商业社会无处不在的风险?99%的创业者最后都沦为市场经济的炮灰自然也是毫不奇怪了。按照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应该打破GDP之上的思维,应该鼓励年轻人在职场上去磨练,往专业化、职业化方面去发展,这也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用工荒。
 
    现代管理常识告诉我们——当任何一种问题持续无法解决时,就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出了问题。这时,运用逆向思维或许才能标本兼治、一劳永逸!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生意》
一个小镇中,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一个餐厅,第三个开了一个超市,这片很快就繁华了。另一个小镇,一位商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特别好,第二个来了,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第四个恶性竞争大家都没得玩。

境界思维:一味走别人的路。必将堵死自己的路。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