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经济参考网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细细数来,美国哈佛商学院知名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中文版作品不下5本,《创新者的窘境》最有名,它被《福布斯》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20本商业图书之一,还有《困境与出路》、《远见:用变革理论预测产业未来》等作品,不过,新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算与普罗大众最贴近。

    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书中,克里斯坦森以教授所学的商业理论模型带领我们一块思考人生话题。此时有以下两点值得细细琢磨:其一,我们是否好好思考过自己的人生;其二,是否有工具模型来规划人生。荣获“当代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第1名的克里斯坦森出手,自然证明规划人生也有模型可鉴。

    柳传志曾说创业者要争当“大树”,而非“小草”,在他的表述中,小草型人物对家庭照顾得很周全。“小草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家庭建设中”,大树就是事业做大之后,不止是为了自己,还要为了员工,为了更多的人做下去。“我自己就是不管不顾,坚决要当大树。”柳传志说。

    很显然,克里斯坦森教授不认可这套成功哲学,尤其是对我们普罗大众而言,家庭的幸福或比事业成功或更重要。《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开篇即以事业有成、但家庭危机不断的哈佛MBA作为靶子,揭示出商界成功者却有着家庭失败,因贪婪成性走向犯罪等诸多不幸。前半部分介绍过战略规划人生三步走后,把重点落在了永久幸福之源是家庭幸福的论述。

    我们先学习如何把商业战略思想用在职业规划上吧。

    战略的本质就是我们想要实现怎样的目标,以及如何来实现。确定重点;根据机遇权衡计划;分配资源,这是商业战略三要素,在哈佛教授克里斯坦森看来,此三样同样适合规划个人人生。

    首先,要在动力因素和基础因素之间取得平衡。我们要得到什么,生活的重点是什么,首先要明白真正激励着我们工作的什么。工作中激励我们的有基础因素,包括地位、薪水、工作条件,公司政策等。基础因素不好会给人带来不满,我们必须解决坏的基础因素,确保不会对工作不满。但只有动力因素才能让我们起飞,真正让我们非常满意并爱上工作的因素是“动力因素”,包括有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等。动力因素很少与外在刺激有关,更多与自己的内心和工作的内在状况有关。

    很多白领对生活的不满,即便薪水、职位都不错的情况下还不满,是因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他们把基础因素当作首要标准,经常把收入多少看得最重。动因理论建议:经常问自己,这份工作对我有意义吗?这份工作将会给我带来发展机会吗?我有机会得到认可、获得成就吗?一旦清楚了,什么是工作中最重要的就会越来越清晰。

    其次,严密规划与偶然机遇的平衡。必须找到一种既能给予动力,又能使基础因素得到满足的职业,这可不是容易的事,不是简单的过程。把握对人生志向的追求与偶然机遇的平衡,是做好 战略管理 的第二大要点。

    偶然事件成就伟大企业的案例不少。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屠夫与和尚》
从前有一个和尚跟一个屠夫是好朋友。和尚天天早上要起来念经,而屠夫天天要起来杀猪。为了不耽误他们早上的工作,是他们约定早上互相叫对方起床。
多年以后,和尚与屠夫相继去世了。屠夫去上天堂了,而和尚却下地狱了。
Why?
因为屠夫天天作善事,叫和尚起来念经,相反地,和尚天天叫屠夫起来杀生……
——你做的东西是不是都是你认为对的,却不一定是对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