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理财周刊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在企业当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这些人为公司从最初起步到发展到一定规模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年代,跳槽成为家常便饭,一个人把自己的青春和精力投入到一个组织的成长中,与之同呼吸共命运,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宝贵资产。但是在企业发展到更高阶段,需要变革转型之际,有许多"老人"却成为了阻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很多元老级人物喜欢"倚老卖老",摆着一副老资格的样子,对新来的上司不服,排挤新人,对公司的任何变革都反对,相互推诿扯皮,尤其在跨部门协同中,更是难以执行到位。过去那些勤勤恳恳的老员工,变成了官僚作风明显,缺少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变得保守,变得什么都是"等靠要",造成了许多应该立刻去做的事情没有落实到位,害怕出错,更害怕承担责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人们"自身在长期的工作习惯中形成了局限性,靠经验主义办事,形成了思维定势,只管自己的事情,对其他部门的合作协同敷衍了事,再加上年龄的增长,一切都求稳,导致这些"老人"缺少动力、缺少激情,产生了思维观念和知识的老化,结果 绩效 可想而知。公司如果存在一些这样的人物,势必影响公司的 执行力 ,影响公司的成果。面对这些忠心耿耿的"老人",你该如何应对呢?

    第一,不给懈怠的空间。针对一些"老人",即使状态不好,也有很多领导觉得他已经在公司干了很多年,是公司的元老,而不好意思开除,或其他同事会说你这个人没有情意,怎么办?那就"宁给报酬,不给懈怠的空间"。或拿出利润的5%~10%,成立一个"元老贡献基金",每个月给他发钱,别让他来上班。我告诉你,这些"老人"对公司的情感一般都很深,你这样做,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他不来了,以免阻碍公司的发展;一种情况是他在家里待得受不了,还要来。这时你可以让他写一份承诺书,承诺自己愿意接受公司的变革,愿意按照公司的制度来。

    第二,制造危机感。人的执行力是逼出来的,执行力是淘汰出来的。而且你一逼他,他就有危机感,就有行动力。制造危机感最重要的方法是"淘汰"。就是把那些不良的"老人"、态度不行的员工淘汰,淘汰就是迫使其他的员工进化。

    通用电器公司前总裁韦尔奇对公司员工做了ABC三种分类,A类是20%最优秀的员工,B类是70%一般的员工,C类是10%比较差的人,需要淘汰掉的人。他常说,我不会把时间花在那10%的人身上,而是花在如何把70%的人变成20%中的一员,如何让这20%的人变得更优秀。

    因为有了这样的分类法,使得通用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充满了危机感。C类的员工尽力向B类靠近,以免被淘汰;B类的员工全力付出向A类靠近。公司的整体氛围总是积极向上的,整个公司充满活力,从而具备了强大的执行力,在市场上当然也就有了强劲的竞争力。

    有危机并不可怕,没有危机才是可怕的,而没有危机意识更是可怕的。有了危机意识,才能迫使这些"老人"进化。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买烟》
甲去买烟,烟29元,但他没火柴,跟店员说:“顺便送一盒火柴吧。”店员没给。
  乙去买烟,烟29元,他也没火柴,跟店员说:“便宜一毛吧。”最后,他用这一毛买一盒火柴。
  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边际效应。第一种:店主认为自己在一个商品上赚钱了,另外一个没赚钱。赚钱感觉指数为1。第二种:店主认为两个商品都赚钱了,赚钱指数为2。当然心理倾向第二种了。同样,这种心理还表现在买一送一的花招上,顾客认为有一样东西不用付钱,就赚了,其实都是心理边际效应在作怪。
  启示:变换一种方式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常很多事情换一种做法结果就不同了。人生道路上,改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