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59秒》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花几分钟时间看看下面的陈述,对每一个陈述进行评分,以表明它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不要花太多时间思考,请如实回答。

    给每个陈述评分,分值从1分(“完全不同意”)到5分(“完全同意”)。

    1.在看电视的时候,我总是不断换台,而不是长时间只看一个节目。12345

    2.我不喜欢逛街购物,因为我只买自己有需要的东西。12345

    3.我花很长时间选择租什么录像带或DVD,因为我喜欢在很多部电影中进行挑选。l2345

    4.我有时候会想起那些曾经错过的机遇。12345

    5.我喜欢在做决定之前考虑所有不同的选项。12345

    6.我不喜欢做出不能改变的决定。l2345

    7.当我做完决定后,常常会想如果做出不一样的决定会变得怎样。12345

    8.我很难接受次优的选择。l2345

    9.在上网时,我喜欢四处冲浪,很快地从一个网页转换到另一个网页。12345

    10.我很少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快乐,因为我常常幻想得到更好的东西。12345

    将每一项的得分加总,就得到了整个问卷的分数。低分段是10-20分,中分段是2l-39分,高分断是40-50分。

    研究显示,人们通常用两种方式对待生活——不知足或者知足。在以上的问卷中,不知足者有可能得高分,知足者有可能得低分。极端的不知足者经常检查所有的选择,以确保自己已经选到了最好的。与之相比,极端的知足者只寻求生活必需的事物。结果,不知足者客观地得到了更多,但也花费了更长时间来寻找自己想要的,他们一般不如知足者那么快乐,因为他们总想着事情还可以变得更好。

    例如,在一项对找工作进行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将来自十一所大学的五百多名学生分成了知足者和不知足者,并追踪调查了他们找工作的情况。不知足者最后找到的工作比知足者找到的工作平均而言薪水高20%,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而且更倾向于后悔、悲观、焦虑和沮丧。如果你是一个不知足者,并且发现自己浪费了太多时间寻找完美的物品,那么你最好限制自己投入这类活动的资源(比如,只给自己三十分钟来挑选送给朋友的生日卡片),或者做出一些不可改变的决定(比如将所有的收据扔掉)。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幸福就是想着你已经拥有的,而不是拥有你想要的。看起来,对不知足者来说,即使他们得到了想要的,也不会总想着已经拥有的。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逆向思维》
有个老人爱清静,可附近常有小孩玩,吵得他要命,于是他把小孩召集过来,说:我这很冷清,谢谢你们让这更热闹,说完每人发三颗糖。孩子们很开心,天天来玩。几天后,每人只给2颗,再后来给1颗,最后就不给了。孩子们生气说:以后再也不来这给你热闹了。老人清静了。

境界思维:抓住人性的弱点,无事不成。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