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慧聪网企业管理频道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自从摩托罗拉裁员风波把辞退纠纷推至峰顶后,辞退纠纷在媒体上不间断“回放”。企业纷纷因“企业被控非法辞退员工”、“企业赔偿金额不符合法律规定”等原因被往日员工告上法庭。双方亮剑,互戳互砍,从此结怨。

    为避免此类争端事件,英才网联旗下服装英才网(//www.clothr.com/)于2012年10月25日举办《辞退员工面谈技巧和离职员工的情绪管理》HR主题沙龙活动,特邀 北京 市联拓律师事务所主任、北京劳动法律网创始人刘昊斌律师授课 。刘律师结合现实案例根据员工心理、情感因素、法律规定为在场HR讲解如何从设计好协商方案的层面处理好离职事件。

    如何迅速并和平解决离职事件,刘律师认为应注重辞退员面谈前的准备工作。HR最好提前设计好协商方案,以抓住面谈中的最佳机会,做好协商工作,避免法律纠纷。刘律师建议HR在设计协商方案时,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分析好员工的特点

    1、员工的年龄

    根据刘律师的经验,28岁以下的员工较为重视合法的做法,法制意识比较强,关注是否受到尊重,比较情绪化,所以对这一类的员工,要强调公司做法的合法性,注重对员工情绪的抚慰。

    28岁到45岁之间的员工,由于往往已经换过了几次工作,所以与公司之间斗争的经验比较丰富,对实际的利益比较看重。但同时这些人往往也比较理性,能够客观分析出利弊得失。所以对这些员工,一方面要给到合法的补偿,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创造一些有压力的协商环境。

    45岁以上的员工,由于年龄较大,找工作难度上升,工作技能的竞争力也在下降,所以更注重稳定,不愿意轻易放弃眼前的工作,不愿意接受解除的后果。而且这些员工,如果在公司工作时间较长,往往有居功心态,会增加协商解除的难度。但是这些员工也往往维权能力不足,更注重感情沟通。所以HR在与这些员工协商时,要注重以情动人,强调公司的难处。

    2、员工的户籍

    根据刘律师经验,北京户籍的员工,较为难协商,在家边上,而且经济压力也不大,所以在协商的过程中,钱就略为看得淡一些,是非看得重一些。这样会增加协商的难度。

    外地户籍的员工,一般情形下,较为好协商。最好协商的是上海人,只要给到合法的补偿,上海人一般都可以接受解除的后果。但是他们对补偿的明细看得很重,要求公司在这一块要完全合法。

    3、员工的性别

    一般情形下,男性较为好协商一些, 女性 较为难协商一些。处在三期内的女职工,更为难以协商。

    4、员工的家庭情况

    没有买房的,好协商,买房无房贷的,好协商;买房有房贷压力的,不好协商。

    没有孩子的,相对好协商一些,但是员工情绪化色彩较多一些。有了孩子的,相对难协商一些,但是这类员工更为理性一些。

    5、员工自身的特点

    好说话,难说话,固执,情绪化,爱哭,矫情等等不一而足。与业务部门作好沟通,员工的这些特点,都是很容易了解到的。

    分析好员工的特点,HR才能针对这个具体的员工,在合法的基础上,设计好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协商方案。

    做好三套方案

    一般情形下,刘律师建议在协商之前,要做出来三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一个完全合法的方案,一般只包括经济补偿金,不包括代通知金。因为单位在与员工协商时,毕竟要首先给出一个补偿方案,这个补偿方案的主要目的,往往不是以此方案与员工达成一致性的意见,而是以此方案来观察员工对解除及补偿的态度和反应,作一个试探性地动作,来定一下以下的协商策略。

    当然实践中也有意外之喜,也有一部分员工,没有耐心与公司纠缠,很爽快地接受了这种方案。这个实在是意外的收获。意外总会给人带来惊喜,但是惊喜之余,对于HR来说,也要关注到,这种意外多了,容易给老板一个信号,即此类事件正常的处理结果就是这样。如果老板的心目中形成了这样一种判断,对于以后HR的工作来说,就容易带来难度。本来是一个最好的结果,反而成为了日常工作的标准,可想而知,以后HR的工作将多么难做。如果以后出现在此基础上需要向员工支付代通知金的情形,老板可能就会质疑:为什么之前没有支付呢?

    所以一旦实现了这个结果,一方面HR肯定比较欣喜,也会有惊喜感,另一方面,HR也要有危机感,一定要向老板说明这个结果是属于一个最好的结果,而正常的结果则是N+1的经济补偿金(含代通知金),以免老板将这次结果界定为工作标准。

    第二套方案是N+1的补偿。这是一个过渡性的方案,让步性的方案,同时也是一个最有可能达成一致性意见的方案,是HR可以坚持的一个方案。

    在员工不接受第一个方案的基础上,一般情形下,员工都会提出自己的方案。所以这个方案不需要太直接地给到员工,而是应该在分析员工方案的基础上,判断一下员工方案的可行性之后,再在适当地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向员工提出来。

    对员工的方案进行分析,要将员工方案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成份剔除出去,并且向员工说明剔除的理由,以消除员工过高的期望,促进协商的可达成性。

    解除劳动合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不仅仅涉及到经济补偿金或者代通知金,员工往往还会提出很多其他的诉求,比如年假折现、加班费、年终奖金、十三薪等等,不一而足。第二个方案既然定位为一种让步性的方案,对于员工此时所提出的请求,其中合理的部分,HR都要考虑到,也要有接受的心理基础,甚至在一些地方,为了促成协商,也要主动帮员工争取一些合理利益。

    第三套方案是N+X的补偿。这是一个妥协性的方案。

    沙龙现场刘律师根据以上介绍的辞退协商技巧举例说明。某公司有一财务人员,在公司工作了17年,公司由于财务系统调整,取消了当地的财务职位,当地也没有特别合适的岗位可以计划 。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