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历来是中国制造的最大优势,可是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这一优势已逐渐淡化。在日前由《新人力》杂志社、易才集团企业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新人力
论坛
上,专家呼吁: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才能推动业绩增长。
据中国海关统计显示,8月份中国的进出口总值为3292.9亿美元,增长0.2%,一般贸易平稳增长,架构贸易增长乏力,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已成为中国
制造业
发展的瓶颈。易才集团创始人、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浩介绍说,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带给企业发展障碍的必然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要发展,就要提高面对人才危机的应变能力,将人才战略从“成本逐利”转向“人才逐利”,通过高端、创新人才的引入和机制建立,实现创新突破,求新求变。同时,企业对
人力资源
管理团队的要求也来越专业,一些专业团队会逐步从“执行型”转向“管理型”,外包出更多的非核心业务,通过更好的专业解决方案去降低整体成本。
2012受全球经济下滑和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多家外资企业也纷纷撤离中国,对此,许多学者表示,中国已经走过了世界加工厂的阶段,如今提升劳动效率更为重要。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告诉记者,中国已走出了世界车间的发展阶段,目前中国劳动力成本虽然在上升,但相比于其它发达国家,仍处于低廉阶段。现阶段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虽然劳动力工资在提升,但劳动效率在下降。叶檀介绍说,中国工人当下的劳动效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四分之一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大工业进展较慢,所以提高效率,改进制度,才是中国在国际环境中争取更加宽广贸易环境的重点。
同时,中国经济放缓也导致了就业率下滑。业内人士表示,内地人才匹配机制的缺乏让就业者和企业无法对接,导致就业和和招工双难的局面。对此,李浩认为,要解决企业的用人难题,一方面要提高就业匹配度,把招聘平台、人才实习就业平台更好地和人才进行对接,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对人才结构进行深入调整,进一步提升内部人工的产能。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