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慧聪网企业管理频道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该不该转行?该不该跳槽?该不该换个城市?当你被这些问题困扰时,你就可能成为职场的迷茫一族。

    据职业规划师冯先生介绍,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至少有四个时期容易陷入“认不清发展道路”的职业迷茫之中。

    第一个时期是14-22岁,这个阶段的人大都是即将毕业或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和社会经验往往对未来从事何种职业陷入迷茫;第二个时期是22-28岁,该阶段的人在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人脉关系后,开始将理想与职业现实进行对比,在个人的发展目标与单位的现状、提供的机会等不一致时,容易陷入是否重新选择的困扰;第三个时期是28-35岁,处于这个职业发展非常重要阶段的人,已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才能也得到了一定的发挥,陷入迷茫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目前的工作无法让其继续取得突破;第四个时期是35-45岁,这个阶段是容易发生职业生涯危机的阶段,人们开始重新衡量职业的价值,而对未来何去何从陷入迷茫中。

    沈先生,某外企的国际业务经理,2010年时正陷入了职业迷茫的第二个时期。2010年以前,一直从事业务跟单工作,有五年的工作经验,然而薪水却一直在5000左右徘徊,涨薪困难;而上面还有经理和副经理两大厚重的“玻璃屋顶”,升职也是无望。房贷、车贷、养家等生活压力,让他穷于应付。骑驴看马的找工作方式,效果不佳;想辞掉工作,另觅良处,但又害怕以后的工作不如之前。

    “除了这些压力外,我觉得作为男人,跟单5年了,再继续下去也没有什么出路想转型做国际业务,开拓市场拿订单的那种,但却没有较深的经验基础。百般无奈下,我只能求助于职业规划师。对方建议我应聘更高阶的职位,且目标应该定在经理。”沈先生说。

    “当时,职业规划师还给了我三个建议:先多观察这个行业的 经理人 的日常工作;然后总结一下经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依次学习、熟悉、精通;最后再投简历应聘经理。不过,现实中,第一步实施起来就有些不易了。所以,职业规划师推荐我去职业社交网站。”沈先生谈道。

    “就这两年的使用体会,我觉得职业社交网站对我个人的职业发展帮助还是挺大的。就我一直在使用的天际网来说,这两年来,我认识了许多行业中的专家和高级经理人,这在以前想来是不可思议的,但现在因为职业SNS就觉得正常了。这些对我来说不仅是人脉,也是职业道路的良师益友,和他们的交流让我对经理人的工作更加深入了解,也明白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后来,我便根据职业规划师的建议,一方面在天际网的MBA/学习 频道(现已改成精英教育)报名参加了一些学习 。另一方面,也时刻关注上面的名企招聘信息。这其中还有一个令我非常意外,竟然有猎头和企业主动找上了我。在经过多方考量后,我得到了我现在的这份工作。”沈先生跟记者谈起了他对职业社交网站的使用心得。

    据记者了解,职业社交网站是一类专门服务于职场人士的社交网站,主要提供社交、求职、招聘以及商务合作的服务。比如,沈先生所提到的天际网(www.tianji.com),便是成立于2005年的职业社交网站,2009年正式与欧洲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viadeo合并,目前拥有约1000万的职场用户。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