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中人网博客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一、如何看待理论

    理论的好处有三,1、标准化的术语,有利于简洁明确地描述现象,便于沟通。当然如果沟通的对象不熟悉 人力资源 ,最好还是把术语转成一般人都能懂的话。2、对于新手而言,在理论指导下能够迅速上手,少走弯路,快速入门。3、能成为业界都能接受的理论,基本都是披沙拣金,面面俱到的方法论或模型。即使是对于熟手而言,也是很好的思维范式,免得处理业务时,仅凭个人经验而导致挂一漏万。

    理论的坏处:考了人力资源的证或经过MBA的训练后,满嘴术语,轻视一线的摸爬滚打。很多隐性知识因为制约条件的复杂,无法形成四海皆准的理论。而这些隐性知识又正是决定具体操作成败的关键。只凭书本上的理论要具体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段路要走。同时理论要放之四海而皆准,就必须舍去很多局部、个案的变量。而到具体的企业、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时,这些被舍去的局部或个案的变量就至关重要。

    二、解决问题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称之为应激反应。把每次事件都当成个案处理,没有标准的方法论指导。凭个人的阅历、经验进行判断。这么做,有些案子也可做得干净利索,但依赖个人状态与风格。人有失手,马有失蹄,风险较大。同时因为没有标准流程与方法论,个人的处理方法无法言说。业务处理处于人治阶断。

    第二个层次,模式反应。对待业务问题,有标准的流程与方法论。即使是新手也可上手处理看似复杂的业务。

    第三个层次,创造性的反应。因个人经验与阅历的沉淀,对方法论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了解原有操作流程制定的约束条件与背景,知道方法论隐含的前提条件与舍去的制约因素。套用武侠小说的话是“无招胜有招”。而这无招恰是在有招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以上三个层次说得简略了些,得空时再补充具体的例子。通过标准方法论的学习,再佐以经验累积。这应该是HR们的晋级之路吧。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屠夫与和尚》
从前有一个和尚跟一个屠夫是好朋友。和尚天天早上要起来念经,而屠夫天天要起来杀猪。为了不耽误他们早上的工作,是他们约定早上互相叫对方起床。
多年以后,和尚与屠夫相继去世了。屠夫去上天堂了,而和尚却下地狱了。
Why?
因为屠夫天天作善事,叫和尚起来念经,相反地,和尚天天叫屠夫起来杀生……
——你做的东西是不是都是你认为对的,却不一定是对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