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总裁网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不记得从哪看到过一篇介绍柳传志面试郭为的故事,看了感触颇深,故事大致如下:

    柳传志面试郭为用时30分钟,匆匆问了郭为几个问题后,他自己花了20分钟时间向郭为描绘联想公司的美好前景。

    1988年,有些青年口头流行语是“你怎么还在中国混?”但柳传志告诉郭为,出国并不是一个年轻人追求的最终目标,年轻人的目标应该是成就一番事业。10年后的事实证实柳传志的话是对的,现在郭为到美国出差,遇到旧友,互相之间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还在美国混?”

    就在柳传志面试郭为的时候,郭为学会了今后怎样面试别人。“人才可遇不可求。开始的时候,不可能知道谁是人才,只可能把每个前来应聘的人,都当作人才对待,向他充分地展示你自己,使人才被你吸引,被你打动。”郭为反对面试时极力挑剔应试者,他认为那样会永远找不到人才。“人才觉得自己很强的时候,你挑中了他,他还不一定看上你公司呢!你先要把你的优点展示给人家,对人家构成足够的吸引,然后,才可能有挑选别人的余地。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发人深省。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知臣莫如君。”桓公:“易牙如何?”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桓公:“竖刁如何?”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桓公:“开方如何?”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桓公:“鲍叔牙如何?”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隰朋如何?”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