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王鹏 由香 每经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一家公司要取得出色的业绩,要持续为持有人创造价值,那么,一个和谐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来看看大摩华鑫的团队变迁。

  大摩华鑫更名以来,已有两位投资总监辞职,研究团队和交易团队更是大换防。在走马灯似的换人背后,原大摩华鑫员工认为,反映出的是 人力资源 管理混乱,职务任命、 薪酬 奖励的不合理。

  三年三位投资总监上任

  2009年大摩华鑫更名后重新上路,然而短短三年内已轮换三位投资总监。2010年,明星基金经理项志群的业绩斐然,其振臂一呼,新基金首发规模轻松上20亿,实现了公司规模“大跃进”。然而好景不长,项志群和公司总经理于华在办公室发生争执,随后拥有巨大市场号召力的他拂袖而去。

  大摩华鑫内部人员认为,公司在2010年能成为黑马基金公司,项志群功不可没。然而项志群个人诉求并未满足,“领导只开空头支票,但是并不兑现”,其他的一些投研人员也存在同样的诉求。

  去年9月,公司引进原华泰联合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陈晓,然而时隔一年后,陈晓闪电离职,原投资部副总监何滨上任为投资总监。

  动荡的不只是投资部门,大摩华鑫研究部研究员一度仅剩9人,公司任命其中4人作为基金经理助理。大摩华鑫内部一些员工认为,被任命者中有些人的能力还不足以担此重任。

  据《每日经济新闻》调查,大摩华鑫研究部门的人力资源分配同样令部分员工极为不满。本来研究员不多,但一些行业研究员未被分配研究行业,无事可做。而另外一些却同时分配多个研究行业,造成行业研究顾此失彼。

  人力管理问题多

  在交易部支离破碎之际,一位大摩华鑫更名之后再进入公司的同事空降交易部。这位同事最初在市场部任职,随后在不足2年的时间内,依次在投资部、研究部、专户业务部工作,如今空降救火,难免有乱了阵脚随意派人上任之嫌。

  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分管交易部的领导长年因病不上班,实际分管领导为市场部高管,而市场部高管对交易部业务并不熟悉,曾让交易员解释普通业务直至凌晨。

  今年以来,大摩华鑫的投研团队大换血、研究部职员陆续出走,调岗者、离职者已达三分之一。留下来的人中,不少打算春节之后伺机再觅新东家。

  大摩华鑫内部员工向 《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作为一家合资公司,公司董事会给予的目标考核仅有规模、业绩等简单的3~4个量化指标,只要公司完成了股东目标就给予重奖,并不注重员工个人诉求。

  “公司没有一套合理的、透明的、公开公平的升迁机制,研究员要离职就拿基金经理助理这一职位留人,而基金经理助理很难升上去,因为基金经理的任命很随意,是一个人说了算。”一位前大摩华鑫人员表示。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上述说法尚未得到大摩华鑫相关方面的确认。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