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心理学
家阿伦森做过一项实验,他找了80名大学生,分成四组,每组被试者都有7次机会听到某一扮演评价者的同学谈对他们的评价。
只是四组的评价方式各不相同:
第一组为贬抑组,七次评价只说被试者的缺点不说优点,
第二组为褒扬组,只说优点不说缺点;
第三组为先贬后褒,前四次只评价缺点,后三次评价优点;
第四组为先褒后贬,前四次说优点,后三次说缺点。
被试者听完对自己的评价之后,心理学家让被试者说出对评价者的喜欢程度。结果最喜欢扮演评价者同学的是第三组。
这就是“阿伦森效应”所揭示的一种心理现象: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正面反应显得不断增加的人,而最不喜欢那些对自己的正面反应不断减少的人。
当然,对人全是正面反应的话,也不会让人多么喜欢你,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人感觉你的话不真实或者在曲意奉承对方。
这对我们激励下属的启示是:做人处事一定要客观,并且不断有意识地增加对员工的正面反馈和评价。
或者认为下属能力不如自己,或者出于对下属的严格要求希望下属进步,很多管理人员都养成了一味批评和指责的习惯,因此管理人员要经常性的校正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进步,并给与及时的正面反馈。即使在批评时,也要在批评的同时给与客观的肯定和诚恳的鼓励。
随机读管理故事:《假设可以废除监狱。》
美国学者拿破仑·希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问一群学生:“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觉得可以在三十年内废除监狱?”
确信拿破仑·希尔不是在开玩笑以后,马上有人站起来大声反驳:“这怎么可以,无论如何,监狱都是必须的。”
其他人也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有些人天生坏,改不好的。”“监狱可能还不够用的呢!”还有人说有了监狱,警察和狱卒才有工作,否则这么多人就要失业了。
拿破仑·希尔接着说:“你们说了各种不能废除监狱的理由。现在,我们来试着相信可以废除监狱,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大家开始思索。过了一会儿,才有人犹豫地说:“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动中心应该可以减少犯罪事件。”不久,其他在10分钟以前坚持反对意见的人,也都开始热心地参与了,纷纷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措施。“先消除贫困,因为低收入阶层的犯罪率比较高。”“采取预防犯罪的措施,辨认、疏导有犯罪倾向的人。”“借手术办法来医治某些罪犯。”……最后,共提出了78种构想。
启示:当你认为某件事不可能做得到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为你找出种种做不到的理由。但是,一旦你相信某一件事确实是可以做到的,你的大脑就会帮你找出能做到的各种方法。我们认为很难的事情,到底有几件真正是不可能做到的呢?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