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牛津管理评论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一个“企”字,您可以看得出,它是由一个“人”字和一个“止”字构成的,显然,没有了“人”,就只剩下“止”了。由此,您一定知晓,在企业里,如果没有了人,没有了人才,企业将无法生存。

  我们需要团队,我们需要有能力的团队,我们需要有智慧的团队,我们需要齐心协力的团队,这是我们每个企业家都深切渴望和迫切渴求的。于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企业家们,开始把注意力的焦点转向了团队建设,人才开发,由此演绎了许许多多“三顾茅庐”、“重金招聘”的求才故事。其实,在中国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也闪耀着诸多古人在对待“人才”方面杰出的智慧,在探求人才方面,能够“披榛采兰”,“剖蚌求珠”;在用人方面,能够“因艺受任”,“任贤使能”;在培育人才方面,能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在挽留优秀人才方面,可以“岂伊白碧赐,将起黄金台”。然而快速变化的商业社会,没有留给我们企业家太多的时间来研究人力的开发以及团队的建设。我们总是不得不扮演着“救火”队员的角色,去处理一些紧急而又不一定重要的商务。

  企业如何育人留人?

  1招人不如留人.许多管理者舍近求远:总觉得没有得到的才是最好的,已经得到的却不知道珍惜。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现在的许多企业:企业前门大量招聘,后门人才大量溜走。据估计,在考虑所有因素以后不仅包括付给猎头公司的费用,还包括因为雇员离开公司而失去的关系、新雇员在学习阶段的低效率以及同事指导他们所花费的时间替换雇员的成本可以高达辞职者工资的150%。因此,在你挖空心思招聘人才的时候,首先留住人才。

  2培养员工对业务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努力工作的最持久、最强劲的动力。当一个人对某项工作感兴趣的时候,他可能不分昼夜地工作一个星期也并不觉得累,而当他对工作厌烦的时候,即使干一个小时,也觉得身心疲惫。因此,让员工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他们就会工作起来有兴趣,就会心甘情愿地在你的公司干下去

  3学习 最好的礼物.从1997年开始,美国《财富》杂志每年都要确定美国本年度最适宜工作的100家企业。1999年度美国最适宜工作的100家企业中,流动率最低的仅有4%,软件业平均为17%,这在美国是非常低的。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当中,几乎每一家企业都对员工提供免费的或者部分免费的学习 。在许多公司,雇员都认为教育和学习 是公司为他们提供的最好福利,因为他们知道,教育和学习 是提升无论是在本公司还是在其他公司的前提。

  4建立独特的 企业文化 .适宜工作的公司有很多,但是最好的公司是别具一格的组织。就像在市场上的商标一样,它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必须是:我们代表了其他人没有代表的东西.为了提升士气,批评和表扬都是必需的。但是,在最适宜工作的100家公司,提升士气所常用的方法是表扬。“在这些公司中,有一种庆祝的氛围”,参与这100家公司评定工作的一位专家这样说。如果员工把公司当作他的家,谁会轻易离去呢?

  5建立职业年金计划.职业年金计划又称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指的是由企业自己建立起来的只向本企业员工提供退休津贴的养老保险计划。实行职业年金计划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不像工资那样是即期支付的,而是必须要等到员工退休以后才能够领取;而且它一般对工龄长的员工特别照顾,而那些工作没几年就离开公司的人则无权领取这一养老金。同“优先认股权”相比,它要“真实”得多:因为这一项资金是独立于公司业务之外的即使公司破产了,员工仍然可以领到养老金。所以,职业年金计划对留住员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没问题和有问题》
有一个企业家坐在餐厅的角落里,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一位热心人走上前去,问到:“您一定有什么难解的问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给您帮帮忙吧!”
    企业家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我的问题太多了,没有人能帮我的忙。”
    这位热点心人立刻掏出名片,要企业家明天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
    第二天,企业家依约前往,这位热心人说:“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企业家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热心人用车子把企业家带到荒郊野地,二人下了车,热心人指着前面的坟场对企业家说:“你看看吧,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统统是没有问题的。
    企业家恍然大悟。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只要有问题,就有存活的希望。只要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前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