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汤梦娟 中国企业家网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酷六网虽然自称第一视频网站,比起竞争对手土豆网和优酷网,知道的人还是少一些,不过,从5月18日开始的裁员风波,却把酷六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专业的角度看,酷六的东家盛大集团在这次裁员上的表现,基本上可以用愚蠢来形容,犯下了几乎所有在集体裁员中会犯的错误。现在裁员,已经演变为员工集体抗议的事件,盛大已经对场面失控,如果还不拿出诚意,最后恐怕不那么容易收场。

  总结盛大的错误有以下几条:

  1、裁员未经合法程序。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裁员20人以上,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召开全体员工大会?酷六在裁员前,这一步肯定是没有做过的。按劳动法,如果酷六没有工会,就要开全体员工大会,说明裁员的情况。还要把裁员方案报公司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备案,当然,政府备案工作是否做了,现在还不好说。

  2、裁员所支付的补偿金,太过抠门。给N+1的离职补偿金,对于一家 上市 公司、知名企业,这么做肯定是太抠门了。规模较大的集体裁员,通常都会多给赔偿,尤其是人数达到150多人时,当这么多人,都心有不甘的时候,仅仅给予法律最底线的补偿,甚至可能都未达到,够吗?

  大部分企业这个时候,会给出N+3,甚至N+6的赔偿方案,可以回想一下当年联想裁员时,给N+3的补偿,即使是这样,还会在网上盛传“公司不是我的家”——这样的叹息与责骂。

  3、未取得公司原高管的支持。公司运作,不是凭借法律条文,或一纸委任状,就可以进行的,原管理人员坐在那个位置上,是有群众基础的,酷六此次裁员,原高管根本就不赞成,不执行裁员方案,盛大居然把原高管免职,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没有争取到有力支持,反而,把高管推向了对立面。

  你以为委派一个新高管,就能把这事做了?想想,当年通化钢铁裁员,收购方年仅40岁、年富力强的总经理被员工集体打死的惨剧,就知道,这是多么难做的一件事情了,尤其对外来的人员。盛大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可以说是:很傻很天真。

  4、发生肢体冲突。代表集团来裁员的人太无知、太鲁莽,这个时候无事也会生出事情来,会脱你三层皮,你还敢主动挑事?跟员工来粗的?被裁员的人,工作都没了,他还怕什么?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无所顾忌,而公司还想继续做事,还想保留好的声誉,你敢挑事?

  5、公司拿报警,拿公安局吓唬人。这个时候,那么多被裁员工,大家平时都是白领、纳税人、合法公民,谁怕公安局啊?而且出了企业内部的群体性事件,政府通常都是站在群众这边,不会跟资本家搅和在一起。为了维稳,为了和谐社会,也得企业出血啊。

  6、太自我,未替员工着想。盛大光打自己的小算盘了,想快刀斩乱麻,把人裁了,成本砍掉,轻装上阵,把酷六继续经营下去。你们替被裁的员工着想了吗?想过人家有什么出路?有什么未来吗?生活有着落吗?房贷还得起吗?孩子的托儿费怎么办了吗?

  如果公司觉得公司亏本,裁员是正常的,这是丛林,要适应丛林法则,适者生存,有本事,你们到市场再就业嘛,公司又不办社会,我管你那么多做什么?

  好,你不管人家,不替别人着想,那么,根本也就没人替你着想,没人关心你是否能继续经营,你是否能承受赔偿的成本,大家就耗着吧,看谁耗得起。

  7、事情发生在上海。要知道,上海的员工从来就是全中国法律意识与维权意识最强的员工。来个头脑简单的高管,带个律师,能把一群精明的上海人给裁利落了?想什么呢?

  犯了这么多错误,酷六够受的。

  身为HR,最难过的关就是裁员。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杜拉拉费劲吧啦的竞聘上 人力资源 主管后,第一个工作就是把好友海伦给辞退了,海伦反而安慰她:没有裁过人的HR,不是真正的HR。

  没做过HR的人可能无法体会裁员的感受,业内,我们经常把裁员叫做“杀人”,难度可想而知了吧。

  电影《在云端》把这一职业表现得比较到位,裁员的人要么是冷漠无情的孤独旅行者,要么干几天就心灵受伤,干不下去了。即便是这样专业的人员,在每次裁员面谈之前,他们也要精心准备,研究每个人的简历,替他们想想未来,为每个人准备一本策略手册,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全部是一对一面谈,谁能面对一群人呢?

  面对一个人,神经已经很紧张,场面也可能会失控,要面对一群人,集体裁员,你认为谁能轻易搞定这事?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