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道格拉斯 • 雷迪 哈佛商业评论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员工资质各不相同,有些人的能力就是比别人强,相信谁都不会对此有异议。大家有分歧的是该不该给高潜质人才特殊待遇。反对者认为,人各有特点和优势,因此大家应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在少数人身上投入过多精力和资源或会导致公司忽视大多数人的潜在贡献。

  但无论如何,绝大多数公司还是会有意识地甄选高潜质人才。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企业的确会在它们认为有能力引领公司迈向未来的人才身上投入更多关注与精力。

  于是你会问自己:“我如何才能进入公司的高潜质人才名单,又要如何保持这一地位?”作者认为,高潜质人才需要具备三大要素。

  表现优异且踏实可靠 实现业绩目标很重要,但这还不够。如果你的表现并不出色,或者你的成绩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的,那你永远进不了高潜质人才名单。胜任是表现优异的基础。除此之外,你还要证明自己踏实可靠。这意味着赢得同事的信任和信心,从而对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力。

  掌握新型专业知识 职业生涯初期,你要获得关注就必须具备职位所要求的专业知识与技术。随着资历的提升,你还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起先你只管一名职员或一个小型团队,接着就会管理规模更大的团队,担任更高阶的职位(如加入公司总部),这时你就要在正式职权有限的情况下施展影响力。

  认识到行为的重要性 虽然你的业绩能为你在职业生涯早期赢得关注并获得晋升,但你的行为才是让你保持高潜质人才地位的关键。杰出的技能始终很重要,但随着职位的提升,人们期待你在接触面更广的角色上表现卓越,这时杰出的技能就只是一个基本条件。要成为令人欣羡的高潜质人才,你必须完成从“胜任/从属”到“楷模/导师”的转变。

  可是,哪怕你所做的一切都无可指摘,若不具备我们所称的“X特质”,也未必能取得并保持高潜质人才的地位。这样的特质有四个:一是追求卓越,要渴望并追求成功。二是学习催化力,将学到的新知转化为高效的行动。三是进取精神,要不断找寻开辟新途径的好方法。四是敏锐的感知力,能够迅速看清形势,敏锐地发现机遇。

  进入高潜质人才名单固然令人向往,但是这也可能意味着做出巨大的牺牲。另外,一旦享有这一荣耀,后来却跌出名单,后果会很严重,而且难以补救。

  因此,你不仅需要了解如何进入这一名单,而且从一开始就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何想进入。这意味着内观自己的灵魂。你做好加入高潜质人才行列的准备了吗?这真是你想要的吗?如果是,那么获得这一地位的回报非常可观;如果不是,那么你该把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其他方面。不论你的回答为何,切记:业绩永远重要;随着职位的提升,你的行为变得越来越重要;“X特质”是你最好的秘密武器。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阿氏实验》
半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所罗门·阿氏有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并且从此后不断被人们效仿。

这个实验由8个人来共同完成。实验者请这8个随意选择的实验对象,集中在同一个房间里,然后向他们展示一张划有四条垂直线段的卡片,并要求每个实验对象依次分辨出,右边的三根线段中,哪一根线段与第一根线段长度相同。

其实,在8个测试对象中有7名在实验之前已经被安排串通好,他们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最右边那根线段与第一根等长。但实际上,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而最后一名实验对象就要面临这样的抉择;是苟同于其他7个人的选择,宣布他明知是错误的结果,还是提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几组试验,有3∕4的人都至少一次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去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错误结论。

管理故事哲理

德国哲学家弗兰德里克·尼采发现:人们更愿意相信被别人认定的事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人们在对一件事物做判断时,往往会受外界的影响。而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抵御这种随他性的能力,从而进行独立思考。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